姜国强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2010年,他毅然选择到农村勇敢追梦,把对农村和乡邻的深情根植于乡野沃土,用火一般的真诚和执着,在广袤的乡村绽放青春。10余年来,他在巴渝大地务实进取,以公认的德能善举,获得了多项荣誉:2016年获“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称号,2017年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奖章。
坚忍不拔,扎根农村艰苦进取
1986年,姜国强出生在四川泸州的一个小山村,大学毕业后来到重庆从事农资销售工作。出于对农业农村的热爱和向往,他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扎根农村、科技兴农之路。
2010年,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姜国强把逐梦之地选在了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并成立了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一盆冷水迎头浇来: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市场分析有误、种植品种不当,他种植的萝卜、苦瓜、辣椒等蔬菜亏损了10多万元,100斤苦瓜跌至5元钱都无人问津。面对风雨飘摇的未来,他咬紧牙关不言放弃,顶着压力再踏征途,结果连续亏损3年。最穷的时候身上只剩下200多元,连购买种子都借不到钱。庆幸的是,在南川区相关乡镇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姜国强认真分析、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开始研究市场和顾客喜好,不再盲目跟风,而是因地制宜采取精细化栽培管理模式,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标准化的种植和经营体系。
潜心专研,科技兴农耕耘不辍
姜国强注重科技研究和精细管理,在长期的探索中更有不服输的精神。2015年,姜国强引进了新品种“翡翠丝瓜”,该品种外形美观、肉质爽滑,最具特色的是不会变黑,是餐馆酒店最喜欢的丝瓜产品。2015年以前,这个品种都是山东垄断,受重庆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制约,大家都以为种不出来。为了打破“重庆种不出这一品种”的断言,他经常“泡”在大棚里,潜心钻研,不断改进技术和方法,最终成功种植第一批“翡翠丝瓜”,并以亩产量20000斤、亩产值4万元创重庆大田农业产值新高,成为餐馆酒店的首选产品和重庆市场的“金字”招牌。姜国强还因地制宜研发了“丝瓜落蔓密植栽培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不忘初心,勇立潮头争当头雁
姜国强始终牢记事业初心,默默肩负起对这片土地和这群乡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合作社的丝瓜品牌成为重庆市场的金字招牌时,他萌发了带动周边的农业种植户共同致富的想法。几经奔走,多次上门,2017年6月,他终于整合了周边6家农业企业共同发展,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销售、费用均摊、独立核算的模式,极大鼓舞了其他企业发展精品农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协同合作,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还让村民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模式实现增收。
姜国强还免费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无私传授给大家。他经常“现身说法”与全国各地的学员们交流探讨,大家争相向他请教蔬菜种植的“硬核”技术和独门诀窍。不少村干部慕名而来,力邀他为村里的农业产业“指点迷津”。姜国强不辞劳苦,有求必应,顶烈日冒严寒,免费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奔波在服务农业发展的乡间道路上。在他的精心规划指导下,重庆市彭水县木蜡村发展的20亩黄瓜产业,实现了亩产8000斤,每亩1.3万元的产值;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分水村发展错季蔬菜,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创业就业示范山村”。当地干部群众都称姜国强为“产业导师”,“有困难找姜劳模”也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原标题:全国劳动模范姜国强:逐梦乡村田野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