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卖花渔村:一枝梅花撬动“美丽经济”

卖花渔村不养鱼,卖花渔村只养花。卖花渔村不卖鱼,卖花渔村只卖盆景。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乡的卖花渔村共有206户670多人口,其中90%以上念起“花经”。2020年卖花渔村共销售盆景3万多盆,共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

一个藏在大山里的徽派古村落,如何走出乡村振兴路?卖花渔村的答案是:守着绿水青山,依托传统文化,打造特色产业,吸引人才集聚,为乡村发展提供深厚的土壤和不竭的动力。

美好生态铺就美丽乡村的底色

卖花渔村是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村落,从空中俯瞰,村庄形如一条鱼。村民将“鱼”字加上“三点水”,期望生活能如鱼得水,故名卖花渔村。

花,是卖花渔村的一大看点。

每年春节前后,卖花渔村依山就势生长的梅花次第绽放,随后陆续进入盛花期。暗香浮动的春色美景与徽派民居相映成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据悉,今年春节期间,到卖花渔村赏花的游客日均8000人以上,创历史新高。

卖花渔村的村民,见证了村庄的美丽嬗变。

当地村干部洪吉会对近10年来的村庄环境变化感触颇深。“原来什么垃圾都往小河沟里倒,一下雨河水都是红色的,浑浊不堪。”“现在不一样了,每家每户门口都配了垃圾桶,环卫人员定时来清理路面和河沟。”

当地交通也越来越便捷。歙县投入300万元,在卖花渔村新建了1300米的村中道路、500米的登山步道等,并新修了通村公路和大型停车场。

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孔令刚看来,乡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卖花渔村之所以成为富裕村,主要在于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

传统文化助力现代产业

在卖花渔村这个小小的村落,竟然拥有国家级盆景大师3名,省级盆景园艺师12名。

卖花渔村种花、做盆景的传统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代。这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从山上挖一棵梅桩,就要补种两棵。

梅桩一般是在野生环境下长成,历经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长成做盆景的基桩。卖花渔村四面环山,村民就近在山坡上大量种植梅花。“从种下梅花到养成盆景,有时候要历经一两代人。”卖花渔村原村党总支书记洪定勇说,村规民约中还规定,挖梅只能挖自家的,从来没有因为谁错挖产生纠纷。

如果说时光是梅花盆景的塑形者,那么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者。

如今,随着十届卖花渔村梅花节的成功举办,小村落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梅花节期间,带动盆景线上线下销售200多万元,到场游客同比往年呈几何级增长。

“严格地说,我们吃的是传统文化的饭。”在洪定勇看来:“把传统文化做实,做成产业,一样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枝梅带动乡村游,一盆景带富全村人。如今,卖花渔村农家乐已发展到17家,是10年前的5倍,盆景带来的收入使这个深山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人的家园情结,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题。”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张彪说,“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像卖花渔村这样把传统文化精耕好,把乡村生态涵养好,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更能增强文化自信。”

年轻人返乡 乡村未来值得期待

有别于很多”空心化“的乡村,卖花渔村不仅没有出现劳动力大量流失的情况,反而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这全都得益于梅花产业的带动。

“90”后青年吕凌志之前在上海打工多年,因为家乡花事渐盛,前些年毅然从城市回到乡村,和家人共同经营盆景。“我的父亲、爷爷,祖上几代都是种花、弄盆景的。爷爷曾一担担挑花走山路到县城卖花,爸爸担任村干部时一直热心于村民的盆景销售,我现在更多的是通过电商卖花。”吕凌志创立了淘宝店铺和微商店铺,通过网络销售盆景,现在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乡村的未来有期待。

据介绍,卖花渔村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示范村,很多年轻人都留在村里发展,并借助互联网将梅桩、盆景、花卉销往全国各地,大部分家庭年收入都能达到几十万元。

“乡村振兴,要吸引更多城市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孔令刚对卖花渔村年轻人返乡创业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卖花渔村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吸引本土人才返乡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够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以及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中证明自己,这样的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原标题:安徽歙县卖花渔村:一枝梅花撬动“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