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光: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1年7月20日,安徽省明光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现场会在先行试点镇张八岭镇召开。会议提出要把农民满不满意、拥不拥护、受不受益作为检验改革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把宅改工作做成民生工程、亮点工程,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明光经验”。

在张八岭镇张八岭村苏油坊组宅改现场,当地村民李学成激动地对前来观摩的人员说:“这个要是早点开始就好了,现在这本不动产权证握在手里,心里感觉特别踏实。”

自2020年9月,明光市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牢牢坚守土地制度改革“三条底线”,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思路,积极探索“135”模式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盘活农村闲置资源,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强化基层党建引领,让宅改“改得实”

随着进入城市的人口增多,农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空心村”。如何将这些闲置宅基地最大限度利用好?明光市以党建引领,破题开局。

“村里党员干部工作做得很细,天天来宣传政策,白天我们要做农活没时间,他们就晚上来。村里怕我们不明白,还印了很多小册子,做了小扇子发给大家,现在我们都很支持。”张八岭镇苏油坊村民组村民马永芳说。“一开始有少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捣乱,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宣传宅改政策、带头拆除超占面积、带头缴纳有偿使用费、带头做亲属思想工作,赢得了群众支持。”张八岭村党委负责人说。

突出“四个先行”,让宅改“改得稳”

为了宅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明光市组建工作专班,按照摸清基础数据先行、编制村庄规划先行、处置遗留问题先行、夯实基础工作先行,据实掌握“一本账”,科学绘制“一张图”,精准颁好“一本证”,做到干部群众“一条心”。通过走访农户和座谈,全面摸排农户建房问题,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确保工作顺利、群众乐意。

村民退出宅基地,能拿多少补偿,得有一本明白账。翻开涧溪镇鲁山村侯胡郢村民组朱士为家的《宅基地退出卷宗》,足足有厚厚一摞,补偿明细表、平面图、各类盖过章的协议和签过字的笔录,就连腾退前房屋的照片都有留存。“关于补偿条款、盖过章的协议我们看得比较清楚,补偿款也直接打到卡里,我们对这个还是非常满意。”朱士为说。

目前,明光市已完成12.6万宗宅基地影像航拍、地籍图及宗地图制作、入户权属调查等工作,截至2021年7月14日,该市已办房地一体证39603本,占应发尽发75.5%。全面完成了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颁发证9471本。

稳慎推进“三权分置”,让宅改“改得活”

“三权分置”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适度放活使用权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点,承载了优化资源配置和保障农民财产权利的功能。在推进“三权分置”工作中,明光市选准审批监管、户有所居、盘活利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集体所有权行使、农户资格权保障、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退出机制,让改革政策“活”起来。

“宅改之初,我们涧溪镇就聚焦‘空心村’、村庄人居环境、城乡用地供需矛盾等问题,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着力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活化宅基地权能,充分利用成片资源、零碎资源、闲置资源,真正把效益‘改’出来。”涧溪镇党委负责人说。

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让宅改“管得好”

宅基地改革工作启动后,还需要更大的推动力,这个力量必须来自群众自己,而这个转变来自于村民事务理事会的设立。“在这次宅改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村民充分拥有了自主权、话语权、表决权,从拆除步骤、实施方案到村庄规划,每一项都由理事会带领群众完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我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苏油坊组村民李学成说。

村民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宅基地制度改革才会蹄疾步稳。截至目前,明光市120个村民理事会动员群众拆除无功能用房6.46万平方米,利用村庄隙地建成百果园、艾草园等“五小园”4800亩,年产值近千万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盘活闲置农房393间、宅基地592.5亩。发展乡村产业项目9个,村集体及农户年增收195万元。



原标题:安徽明光: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