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彖《刘先生》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捻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1]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2]。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3]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n\n

尝至上封,归路遇雨。视道边一冢有穴,遂入以避。会昏暮,因就寝。夜将半,睡觉,雨止,月明透穴,照圹中,历历可见,甓甃[4]甚光洁,北壁惟白骨一具,自顶至足俱全,余无一物。刘方起坐,少近视之。白骨倏然而起,急前抱刘。刘极力奋击,乃零落堕地,不复动矣。刘出,每与人谈此异。或曰:此非怪也。刘真气壮盛,足以翕附枯骨耳。今儿意拔鸡羽置之怀,以手指上下引之,随应,羽稍折断即不应,亦此类也。

\n\n

注释:

\n\n

[1]褐:古代一种麻布粗衣。 [2]扃:关。 [3]方寸:指心。 [4]甓甃(pì zhòu):甓,砖。甃,以砖砌(井、池之壁)。

\n\n

赏析:

\n\n

本文选自南宋人郭彖所撰笔记《暌车志》。该书多载南宋时事,也间录汴京旧闻。书中尤多鬼神怪异之事,书名《暌车志》,即由《易经·暌卦》“载鬼一车”之语而来。不过这里所选的《刘先生》,却带有写实的意向,尽管所叙的两个故事中,后一个仍未脱略神鬼之气。

\n\n

刘先生是个小人物,身份低微,靠行乞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标准。然而人们却要尊称他一声“先生”,只因他与一般乞丐大不相同。他并非游手好闲的寄生之辈,而是终日忙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各处寺庙的神佛塑像扫土除尘,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坚持不懈、“率以为常”。现代读者固可嗤笑这种行为,然而其毫无功利之心的虔诚态度,也有感人之处。

\n\n

更重要的是,刘先生还是位哲人,善于从生活琐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小说重点讲述了“衲袍故事”:一件富人施予的衲袍,使寄身土庵、一贫如洗的刘先生一朝成了“有产者”。然而他也因此背上了心理包袱,时时挂念着这件倘来之物,一改平日不锁庵门的潇洒,徒然失去了无所系念的好心情。终于有一天,刘先生参透此理,大彻大悟,将这件鸡肋式的财物当街脱赠路人,于是“心方坦然”,又恢复了一心向善、“无复系念”的宁静心态。小说家显然是借衲袍故事来肯定一种生活态度,以唤醒痴迷于利名之途的扰攘众生。文中所讲道理,虽屡见于先哲论述,并非“刘先生”的独家高见,但由乞丐之口出之,又以一件布袍为道具,却也别开生面。

\n\n

至于后一个故事,作者虽然也着力描摹,却远没有前一个故事隽永有味,令人颇生续貂之叹。不过读读文末这段“真气枯骨”的高论,再联系刘先生关于衲袍的感悟之言,我们发现宋人对议论的偏好,真是无所不至。宋人不但“以议论入诗”“以议论入词”,连写小说也要雄辩滔滔。时代好尚如絮沾泥,恐怕这也是刘先生的毛笔、棕帚、麻拂难以清扫而去的呢!

\n\n

(侯会)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