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9号)清晨5时许,浙江嘉兴平湖市钟埭街道永丰村村民王安思在家附近的田野上行走,先后给四个子女打电话,再三嘱咐:“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期,马上要抽穗了,田里一定要有水。”
而此时,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大儿子王先刚正在浙江嘉兴嘉善县陶庄镇翔胜村的一片稻田旁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给晚稻喷洒农药。
同一时间,在300多公里外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二儿子王卫峰正蹲在水渠边用抽水泵给稻田灌溉。
两个女儿也“不甘落后”,一大早分别在浙江嘉兴平湖市钟埭街道、林埭镇的稻田里忙碌着。
8月,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王安思的四个子女今年共种植晚稻3000多亩,他每天都要“遥控指挥”。令他欣喜的是,今年晚稻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家总产量可达190万公斤以上。
“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多种粮!”今年70岁的王安思,1997年从安徽巢湖来到浙江嘉兴种田,每年种植一季小麦和一季水稻。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23年来,一家人累计种出粮食5000多万公斤。
据浙江省嘉兴市商务局粮食与物资储备处处长俞菊荣介绍,去年浙江城镇人口人均口粮约140公斤。照此计算,他们一家种的粮食能让35万多人一年不挨饿。
“种粮,让我从‘糠坛子’跳进了‘蜜罐子’”
昨天(19号)吃过早饭,王安思站在田埂上,时而蹲下看看晚稻的长势,时而伸手探探田里的水温。
王安思在稻田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直到去年因为身体原因才“退居二线”。不过,这个停不下来的庄稼汉每天清晨依然雷打不动地到田里转一圈,“离田越近,心里就越踏实。”
曾经因吃不上饭只能靠米糠果腹的王安思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会因种田过上了幸福日子。
1996年3月,已经多日“揭不开锅”的王安思带着家人从安徽老家“逃”了出来,手头上仅有80多元钱,还欠了10万元外债。
而他唯一的“资本”就是年轻时跟着父母学到的一手种田的本事。“当时想法很简单,把肚子填饱、把债还清。”3年里,王安思辗转各地、四处找田种。
素有“浙北粮仓”之誉的嘉兴,作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地,土地流转风生水起。通过多方打听,王安思带着几床棉被便和妻子来到浙江嘉兴南湖区大桥镇丰南村。
那一年,他承包了20亩农田,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一家人的温饱不用愁了。王安思开始琢磨,如何种出更多的粮食?
“每天一有空就骑自行车到处跑,找老乡打听哪里有田种,只要有,我都要,借钱也要种。”1997年10月的一天,老乡喊着“老王,平湖有田可种”,他兴奋不已,当即赶去了平湖。
“租田的钱是借的或银行贷款,肥料是赊的。我不怕没有钱,就怕没有田种。”平湖钟埭、南湖余新、嘉善陶庄……几年时间,在当地农经、金融等部门的支持下,王安思在嘉兴的承包田很快突破1000亩,“每年秋收稻谷堆积如山,那真叫高兴啊。”
一家人的生活也因种粮悄然发生变化——
1997年,全家人的户口从巢湖迁到平湖;
1999年,他欠的10万元外债全部还清;
2000年后,一家人陆续在城里买了房,在村里盖了别墅……
“种粮,让我从‘糠坛子’跳进了‘蜜罐子’。”王安思庆幸自己来到了嘉兴,这片土地不仅让他不用再过苦日子,更让一家人过上了高质量的小康生活。2002年,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尽管过上了好日子,但王家严格执行“不能浪费一粒米”的家规。王安思总是叮嘱家人:“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剩一粒饭!”
“什么都能少,粮食不能少”
最近,王安思频频从新闻中看到或听到“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农田被淹”等字眼,让他忧心不已,“今年疫情控制了又来灾情,我想多拿点田、多种点粮。”
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王安思心里,一直有个种粮版图扩张的梦。
2008年,当发觉嘉兴的流转田地无法满足自己的时候,他把目光瞄向了省外。
他带着儿子、女婿先后转战江苏张家港、宿迁、扬州,承包了数千亩田地,最高峰时,他承包的田地总面积突破5000亩,创下当时嘉兴农民种粮面积之最。
“种这么多田地,不怕赔本吗?”
“怕什么!政府对农业那么重视,各种政策、补贴降低了种田成本。”王安思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家购买农机设备时,国家、省、市都给了相应的财政补贴,以一台12万元的拖拉机为例,各级财政补贴近4万元,自己只出了8万元。
除了政府的“保驾护航”,王安思还有稳赚不赔的秘诀。
农业虽是靠天吃饭,但要做到心中有数。除了那股子闯劲,王安思最大的“法宝”就是积累多年的种粮经验。
“种田是‘三分种、七分管’,田里到底加水还是放水,关键是看气温,像这两天田里水深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谈起种田的“门道”,王安思滔滔不绝。
别人种的晚稻亩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而他种的晚稻亩均产量都在600公斤以上,最高达到750公斤。
凭借政策补贴、精准管理等举措,王安思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晚稻,亩均利润都在200元以上,有时还达到了500元。他自信地说:“好种子种出好粮,好粮能卖高价格,我种的粮食不愁卖!”
多年来,身边有不少人劝他转行做“大买卖”或者投资赚快钱,但王安思始终没动摇,坚守着自己的“种粮梦”。
“什么都能少,粮食不能少!”王安思坚定地说。
“当农民虽然辛苦,但有甜头和奔头”
昨天(19号)清晨,平湖市林埭镇华丰村。
王安思的小女儿王荣群和丈夫将无人机抬到田边的空地上,装上调配好的农药,在手机上设置好飞行路线,便操作着无人机开始为稻田喷洒农药。
王荣群很早就跟着父亲种粮,如今成为独当一面的“新农人”,“这几天太热了,打药一般都在早晨6点前或傍晚5点后。”
她不仅延续了父亲对土地的情有独“种”,也继承了父亲敢想敢做的冲劲,今年在林埭、大桥等地承包了近300亩田,“我们兄妹四个种田,我的面积最小。”
“以前我们只是单纯卖稻谷,赚最头道的利润,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这几天,王荣群正在为建造烘干房的事情四处奔波,“我想买几台烘干机,把收起来的粮食烘干,然后进行深加工,再把米和副产品送到市场上去卖。”
在她看来,新时代的农民要干出个样子来,“形成产业链,打出自己的粮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实际上,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棒”后,王家的“农二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订单式销售、品牌化道路……当种粮成本逐年上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时,四兄妹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跑在最前面的是二儿子王卫峰,他在扬州承包了2000多亩田地,已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要管好这么一大片田地可不是件容易事,王卫峰说:“多亏了机械化生产。”
2014年起,从整地、插秧到施肥、收割,他种田全流程实现了机械化。2台植保机、3台无人机、4台拖拉机、7台插秧机、7台烘干机……这些宝贝不但帮他节省了人工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原本10个人一天都干不完的活,有了这些设备,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
曾经让农户们最发愁的销路问题,在王卫峰这里却不是难题。他与多家粮食收储公司签了订单合同,全部是保护价收购,这让王卫峰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心里有底,种粮也更有劲了。”
如今,四兄妹种粮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过去跟着父亲学种田,现在各“种”一方的四兄妹,都成了“种粮高手”,但碰到任何“疑难杂症”,都要向父亲请教。
“我以前是‘动手’种,现在是‘动嘴’种。”王安思笑道。看着四个子女一心一意当农民、全心全意种粮食,王安思感到十分欣慰,“当农民虽然辛苦,但有甜头和奔头,今后还要多种田、多产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记者 姜鹏飞 陶克强 付梦婕 摄影记者 冯玉坤)
原标题:浙江嘉兴:23年种粮5000多万公斤 只因他情有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