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2021年10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凭栏远眺。
黄河,在中国北方大陆上辗转奔流万里入海,串起完整而广阔的地理单元,也串起了煌煌五千年华夏文明。
农耕时代,大地理深刻影响着大历史,什么样的地理就孕育什么样的食物起源,什么样的食源又养育什么样的文明。围绕食物与生存,人类演绎了多少爱与恨、战与和、统与分的历史大剧,水患不断的黄河就是最深切的见证。
粮食与食物,是历史最深层的决定者。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句句箴言、字字深重。
理念引领航向,奋斗贡献硕果。
深秋时节,山河染金。农业农村部传来消息,今年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即将实现“十八连丰”。
复兴之路中国粮。在这个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华民族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特殊年份,这第十八个丰收年,意义更加深远,重量更胜千钧。
一部粮食史,就是一部民族兴衰史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粮食的影子无处不在,它潜于王朝的起落,它伏为制度变迁的草蛇灰线,它隐在厚厚史册的字里行间
粮食曾是黄河流域诸侯关系的重要制衡。即便有“秦晋之好”,也曾在饥荒年份因粮食而开战。齐桓公九合诸侯,著名的“葵丘会盟”,一条重要内容,就是共同约定:不准把水灾引向别国,不准趁别国灾荒而阻碍谷米流通。
粮食是农耕社会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的深厚背景和策源要素,连兵役制的细节也写在粮食生产周期律里。汉代全国皆兵,壮丁从23岁开始,三年服一次兵役。为什么从23岁开始呢?就是因为汉代男子20岁成丁受田,以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农民耕种三年,攒下一年余粮养家,就可以放心去为国家服兵役。
封建王朝的统治征伐、权力角逐,其标的物表面上是地盘、城池,实际上则是对土地、人口的控制,本质上都是对粮食、财富的争夺,甚至其争夺本身都要靠粮食来支撑,因为要“粮草先行”。
更深刻的现实是,越是社会动荡,粮食就越重要,所谓得粮食者得天下。
王朝兴衰、政权更迭的外因可以有很多,但其中的共性,也可以说是根本原因,往往在于吃饭问题。
《管子》中记载,管仲向齐桓公献策,先是重金购买鲁国丝绸,于是鲁国人纷纷不种粮食,改种桑养蚕。一两年后,齐国下令禁用鲁国丝绸,同时禁止粮食出口,鲁国人这才急忙去务农种粮,但“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齐国就这样用粮食收服了鲁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纨鲁缟”故事。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道理便是如此。粮食也决定着地球人口的飙升与骤降,见证着人类族群的大迁徙。
实际上,丰收不仅是盛世的成果,更是盛世的成因;而饥荒不加控制则往往成为乱世的先兆,更成为乱世的祭文。
闯关东、走西口,这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都是源于粮食。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养不活人,只好拖家带口离开故土。
从古到今,成也粮食,败也粮食。这就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谛。
复兴之路,粮食砝码有多重
进入现代社会,粮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看似降低了,但实际只是从台前走向幕后,而且因叠加了多种因素、增加了多重属性,从而在更深层面上影响着历史
今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经过百年的奋争与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行进在复兴大道上,一路征尘,一路砥砺,须臾也离不开的粮食,这块历史的砝码,它到底有多重?
也许有人说,后农耕时代,粮食已经不是唯一重要的问题了。的确,粮食在经济财富中占的比重降到了有史以来的低点。饥饿,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已成了永远的过去式。但这始终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大实话,也是硬道理。
粮食是前置条件,是底线原则。什么是前置?就是没有他,其他都会没,是一失万无。什么是底线?就是越过这条线,就是万丈深渊,是万劫不复。
粮食是饭碗,也是信心;不但要有,还得让公众知道有、相信有。
货架不怕空,人心怕空。货架的粮食满满当当,人们心里有底,反而可以不买;越是货架空却越是要买、要马上买、要囤积性地买,这就是人们对食物的心理。到了关键时刻,别说粮食不够,哪怕仅仅是运输链没跟上,也有可能引发市场动荡、人心浮动和社会不稳。
21世纪初的那波粮价动荡,就深刻展现了这样的威力。2007年全球粮价暴涨,由此带来煽动性悲观预期和恐慌性购买,又进一步加剧了粮价的涨幅。
粮食,正成为全球博弈的重要工具。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粮食因恶劣天气减产,于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这直接导致世界粮食库存锐减、价格飙升,演化成世界严重粮食危机。
事实表明,在国家利益与安全面前,所谓国际流通、自由市场、全球配置,都已退居次位。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回过头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粮食安全,用心何其良苦、视野何其宏大、思虑何其深远!
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要负有大国义务。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本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稳定作出贡献,就是大国担当最好的诠释。
中国饭碗,装的中国粮够不够
虽然近几十年我们有幸没有经历过饥荒,但有备方能无患,上天不会眷顾一个没准备好的人,国家民族也是这样。常将有日思无日,才能遇到荒年心不惊
今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从客观来看,我国粮食供求关系上有四个基本面是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紧平衡也将是一个长期态势。
这四个基本面就是,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与资源约束的矛盾、与需求升级的矛盾、与产业外部竞争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建设生态文明新阶段,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也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过去十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13亿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包括乡村内部基础建设补短板,耕地压力将不可避免。水资源同样如此,河北小麦主产区的优质良田,因为地下“漏斗区”而调整结构,改种需水量小的作物。从未来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将是粮食生产一个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基本面。
城镇化率提高、生活水平提升,都催生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农业不但要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保多样;不但要保口粮,还要面向肉蛋奶需求,保证足够的畜牧饲料用粮。因此,虽然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早已远超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但粮食总需求量还处于上行通道。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工业品的消费本质上讲可以无限扩张,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消费有限,比较效益难以提高。一个劳动力的无差别劳动时间,是用来种粮食,还是当个快递员;一百万资本,是投入到大田种水稻,还是在城市开个餐馆,效益差距不言而喻。农业特别是粮食,与产业外部的要素竞争是全方位的,而且将长期处于劣势。
粮安重任,党政同责一起扛
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粮食安全党与政要同担责、“一把手”要负主责,这是对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地位的彰显,是对“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重农抓粮理念的践行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端稳中国饭碗,更是在于党的坚强领导。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掌舵领航、指引方向。
在粮食安全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基础上的进一步升格;是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已明确党政同责的范围上的进一步扩大;是中国式粮食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出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规定,切实扛起粮食安全的责任。
种子和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解决好这两个要害问题,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对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
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离今年建设1亿亩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对于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各地也拿出实打实的措施。吉林省投入财政资金超10亿元,对2800万亩黑土地采取保护性耕作。
种子作为农业科技的密集载体,则是关键的突破点和潜力点。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一步一个脚印打好种业翻身仗。
不过也要看到,站在今天这个高起点上,单一品种改写产量历史的科技神话难以复制。但即便这样,也要舍得下笨功夫,从每一个新品种中获得微小提高,从配套技术的精细衔接中减少损耗,加起来争取量的提升。
粮食安全固然是产出来的,但把产出来的粮食更好物尽其用,则是要在粮食供应链各个环节强化粮食安全。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提出要求。农业农村部在收获时节召开视频会推进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努力让每一粒米、每一颗麦和它所承泽的阳光雨露都不被辜负。
惜粮惜物既是现实行为,同时又是情感依恋、道德规范、文化内核。“光盘行动”既是为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其他物种关系的重新审视;是对靡费物力、索求无度的价值矫正;是对俭以养德、积善有余的弘扬推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也是中国人的哲学。
两个“辅之”,“国之大者”在落实
“辅之以利,辅之以义”是围绕粮食安全问题,在实现途径、保障机制上的健全与深化,从三农内外部环境、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区域关系协调等方面作出创新性探索
这一年,从春耕春管到“三夏”大忙,从秋粮颗粒归仓到当前正在压茬推进的秋冬种,农业农村部实施了五大行动,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这八个字暗含了谁为主、谁为辅的认识问题。粮食安全的主体是种粮农民,外部的一切政策措施、资源投入,最终都要作用于农民,通过农民来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农民始终是粮食安全的主要贡献者。
这八个字也解答了种粮内在驱动力与外在牵引力从何而来的实践问题。从利与义两个方面去回答“怎样辅助”,用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去调控对冲粮食产业的要素流出,在产区与销区两者关系上去定责分利、理顺分工。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要确保全年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并经国务院同意,向各省下达年度面积、产量指标,从实际来看,已经在年初调度的基础上实现了面积增长。
目前全国78%以上的粮食是由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的,一些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自己不种粮,一方面,下来容易上去难;另一方面,运输链过长,调度风险也在加大。老话说“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尽管现在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但在粮食这样的特殊问题上,仍必须有合理的半径,才能确保任何时候不失控。
对地方党政“一把手”来说,一省一地也有自己的粮食安全,不管经济发展到哪一步,自己要有基本的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的仓储保障数量,这也是底线思维。
行稳致远,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底气
理解了中国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思想内涵,就牢牢抓住了这条道路的本质;而这条路,也是中国复兴征途上最大的底气与支撑
复兴之路,不能没有中国粮。
在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一条卓有成效的中国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清晰可见。这条道路既包括现实中的政策、举措、方法,更包括隐于背后的本质洞察、战略擘画、理念指引。
粮食,曾是评判历史的标志,也将是开启未来的密码。
复兴之路,我有中国粮。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坚信,中国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如期实现,而且这复兴,一定是以农耕文明、生态文明为底色的中华文明的重塑与升华!
原标题:复兴之路中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