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培训进乡村 技术富乡亲

秋色尽染,田园如画。金色的阳光洒在一株株当归苗上,处处散发着淡淡的药草香,李丙花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以前我们种当归用的是老办法,现在用的是新技术。”青海省湟源县巴燕乡西岭台村的巴燕宝缘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丙花告诉记者,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她掌握了当归的育苗技术,如今已培育出适合本地栽种的当归苗,不仅提高了当归品质,还能节约成本、降低损耗。

从老办法到新技术,从对农业一知半解,到如今的种植大户,成为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农民,李丙花的底气,来源于刻苦的钻研和系统的培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素质是关键,技能最重要。青海省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以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畜禽规模养殖场负责人为重点,加快培养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培训啥?

农牧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

牦牛、藏羊是青海省的主导产业,也是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零散养殖户一直未成气候,如何让零散养殖户上规模、能带动、出成效?首先要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前几年养殖,我们只是一味地饲喂青贮草,后来我发现短期内牛羊出现了食欲下降的情况,牛羊吃不下势必会影响采食量和日增重。”海北州门源县麻莲迈尔素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学军告诉记者,就在他一筹莫展时,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的一堂课让他学到了解决的办法。

“我从兽医专家的讲课中得知,那是牛羊出现了酸中毒现象。专家告诉我,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青贮饲料中加1.5%的小苏打和10%的干草混合饲喂。”马学军说。

这个“不起眼”的方法解决了马学军的困扰,也让他打心底里开始感激这样的培训。马学军说,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农民需要啥,技术人员就能给培训啥,一次次培训帮他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也让合作社逐渐走上了正规化。

掌握了养殖新技术的马学军思考,怎么能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随着合作社养殖规模逐渐增加,养殖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农牧民增收,从养殖户到养殖大户再到合作社,吸纳本村劳动力逐渐增加,2020年光人工工资就付了20万元。

“培训课程设置紧贴农牧民需求,农牧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马倩告诉记者,对于农牧区来说,产业兴旺非常重要,所以对于农牧民进行培训,首先是围绕产业需求来开展,在具体实施中,该省各级农牧部门结合农牧民实际和产业需求,实现课堂教学与田间地头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全过程跟踪培养。

培训内容紧贴青海省十大特色产业,重点开展牦牛、青稞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以及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等培训,以国家政策、农牧业实用技术、农产品营销、农牧民手机应用技术及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设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知识培训为主,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让农牧民在掌握农牧业生产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目的。

怎么培训?

手把手培训、田间地头授课

专门种植蔬菜的大通善平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平乐村,主人是陈占存夫妇。虽种菜多年,但他们渐渐明白,光用力气是不行的,农业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每次听到有技术人员来田间地头讲种植技术,我都参加,这些新学问解决了好多‘老大难’,如今我们的农产品100%达标,蔬菜品质好,销路自然畅通。”陈占存高兴地说,“技术人员会上门手把手指导,一些问题在地头就能解决,有时候还免费组织我们到外省去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我们根据农时季节,采取到生产现场‘手把手、面对面’,线上线下以互动、讨论、介绍、提问、解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做到通俗易懂、实际实用。为农民提供完整的产业生产周期的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据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站站长祁兰介绍,这里的“田间课堂”正带动更多农民群众找到增收路、产业路。

针对高素质农牧民培养,青海推出的培训内容“实”,并在形式上动脑筋,理论课程和田间课堂配合开展。以适应成人学习和农牧业生产规律的“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养模式,利用农闲时间分段式开展培训,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网络学习相结合,大幅提高实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生产技术培训以实训为主。

“从原来的课堂教学为主,转向田间地头的实践性教学为主,增强了农牧民培训的可操作性。”青海省农广校校长魏学庆介绍,近年来,该省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注重手把手地培训、田间地头授课、棚圈传授技能,把农牧业新成果、新技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参训农牧民;同时,广泛开展实践性教学,本地资源不足时开展跨区域学习交流,有利于农牧民转变经营管理的理念,促进产业发展。

效果怎么样?

高素质农民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

凉风送爽,高原上的青豆进入采摘季。

在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岳峰村海晏海云种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青豆种植基地里,果实饱满,鲜翠欲滴,一阵风吹过,青豆叶子沙沙作响。这几天,负责人季海云正忙着采摘。

2016年,季海云在海北州农广校的组织下第一次走出青海,来到甘肃、云南,实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当我来到甘肃天祝县时,头一次看到大规模种植的青豆,回到海晏后我咨询了当地专家,开始试种,这几年在农广校老师们的帮助下,一步步扩大规模才有了今天的丰收。”

“以前我们种青稞、油菜,一亩地顶多赚300多元,种上青豆一亩地的利润在2000元左右。高原上气候冷凉最适宜种这个,9月上市的青豆填补了市场空白,实现了质优价优。”季海云说,“靠政策、靠帮扶,这片土地上长出了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青海省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充分遵循农时规律,跨年度实施,从2020年秋收结束11月份开始集中培训,2021年春节过后继续开展培训、信息系统录入及档案资料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高素质农牧民培训15071人。”魏学庆介绍,有14650名农牧民运用手机利用全国科教云平台对培育基地和师资的满意度及对政府提供的跟踪服务等方面进行在线评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培训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随着青海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工作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原“新农人”手握新技术、新本领,为该省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用,真正为服务三农、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2021年度,青海省计划培训高素质农牧民1万人以上。”马倩介绍,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青海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围绕促进农牧产业兴旺为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将结合农牧业生产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衔接,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孙海玲)



原标题:青海:培训进乡村 技术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