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谢庄村:农家书屋里寻找“致富路”

“老康,上次我给你说的关于秋季蟠桃果树如何养护方面的书,你找到没有啊?”8月13日,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南奇乡谢庄村种桃大户谢国柱检查完自家蟠桃大棚后,就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向书屋管理员康世民询问关于书籍的事。

“你要的书找到了,我现在就给你拿。”康世民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向书架查找谢国柱需要的书籍。

48岁的谢国柱,是村里的蟠桃种植大户。桃子采摘季一过,每天早上八点多总能在书屋里见到他。

“桃树种植可有讲究,怎么剪枝、怎么施肥都有说法……”一谈起种桃来,平时话不多的谢国柱就打开了话匣子,“原来都是靠经验种桃树,现在不一样了,这些都是从书上学来的。”

据了解,谢庄村有200多户,1000余口人,耕地760亩,以前一直以种植蔬菜大棚为主,收入只够基本生活花销。后来听说种蟠桃效益不错,村民们就开始种蟠桃。由于缺乏经验技术,种出来的蟠桃个头小、产量低,找不到销路,可急坏了谢庄村的种植户们。直到2008年,村里建立了农家书屋,情况才有了改善。

“我家里情况特殊,老婆孩子都有残疾,以前生活很困难,是村里的贫困户,后来也跟着种桃子,希望能挣点钱让家人过舒服点。”谈起以前和现在的不同,谢田进深有感触。从大字不识几个到现在能读懂农业科学书籍,也是农家书屋帮了忙。谢田进通过书籍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今年我种的蟠桃大棚利润有10万元,去年买了车,还盖了新房子,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在日常管理书屋过程中,管理员康世民发现部分老乡对书中的内容是一知半解,如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给大家上课,成为康世民的难题。为此,他多方联系,终于联系到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的老师,把老师请到书屋,依托书屋为大家授课、答疑解惑,并持续开展读书活动。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名农民在此参加过农业知识讲座培训。

同样是种植大户的宋新站更是从中尝到了甜头:“每当种植上遇到什么困难,我就会来书屋翻阅书籍、查找资料,寻找解决办法。这几年我种的大棚蟠桃已经由年利润5万元提高到了15万元。”

如今的谢庄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蟠桃,全村380个大棚星罗棋布,其中桃棚有360多个。除了蟠桃种植的方法与技巧,如何将蟠桃产业做大做强成了村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他们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到农家书屋进行学习,一起探讨研究如何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蟠桃种植变成当地的特色产业。

据了解,竞秀区2020年启动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完成乡级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10所乡级文化站、123所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类似谢庄村这样的农家书屋已经遍布该区各个村,村民到农家书屋“取经充电”、学习已成常态,通过读书看报,开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们拓宽视野的“充电宝”和脱贫奔小康的“致富宝”。

“农民想要过上好日子,没有知识、技术是不行的。农家书屋不仅给我们农民提供精神食粮,还成为我们农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场所。”谢国柱的话里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原标题:河北保定谢庄村:农家书屋里寻找“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