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杭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瞄准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数字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谋划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城市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数字治理全国领先、城乡面貌实现美丽蝶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书写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杭州答卷。
一、数字赋能经济转型,让动能更持续、更强劲
早在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杭州考察时强调,杭州一定要做经济强市,要看看优先发展什么?现在受制于什么?如何突破瓶颈?如何抢占制高点?要在扩大开放上下功夫,在人才和科技支撑上下功夫,把杭州建设成为创业者的天堂。“两个什么”“两个如何”对杭州长期创新发展形成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从建设“天堂硅谷”,到发展创新型经济,再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杭州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数据资源管理局。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平台、首个数据资源开发协会、首个城市数据大脑规划、首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个互联网法院都相继诞生在杭州。2019年,杭州市生产总值达到15373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九,人均GDP超过2.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795亿元,占GDP比重2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1.以“数字产业化”打造新经济发展样本。凭借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杭州孕育了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并不断培育、激发、助力其赋能产业、构建生态的能力,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一是聚焦优势产业,数字经济“国字号”品牌持续擦亮。瞄准信息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核心产业,国际级软件名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云计算之城等数字经济品牌效应不断放大。自2018年以来,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中心城市第五位。二是聚焦新技术突破,全力打造全球创新大平台。着力突破“卡脖子”瓶颈,抢抓国产替代机遇,加快数字安防、通信网络设备两大主导产业链提升,精准服务海康、大华破解产业链“断供”难题;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三是聚焦强链补链,不断做强数字新产业。着力做好强链补链工作,既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又做强集成电路等基础“硬”产业,加快发展量子通信、区块链、航天航空等未来产业,千方百计实现产业“自循环”。
2.以“产业数字化”构建智能制造新模式。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动产业提档、企业提效、平台提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坚持“互联网+制造”理念,不断加速数字化改造,率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驱动的智能制造之路。截至2019年底,杭州市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超过70%。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精密制造、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
3.以“六新”建设全面推进数字赋能升级。开启以“新基建、新消费、新制造、新电商、新健康、新治理”为主题的“六新”行动。重点推进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超算中心为核心的数字基建,截至2019年,已建成5G基站12153个,约占全国的9%、占浙江省的49%,5G网络连续覆盖1400平方公里。积极探索建立城市无人交通系统,完善城市仓储和物流基地布局,大力发展无人配送产业。深化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等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杭州模式,做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硬核技术攻关,加快数字化园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扶持网络游戏、短视频、网络直播、数字旅游等“宅经济”产品和数字文娱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全国超过80%的大小电商App、网红主播卖家、创业孵化公司都栖息在杭州。
二、数字赋能城市治理,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
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城市治理寄予厚望,强调“杭州要增强依靠科技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天堂硅谷’建设”。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全面发展智慧经济、建设智慧城市。杭州持续推出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数字治理成果,不断优化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在“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创新实践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1.高能级探索城市数字治理系统方案。自2016年首创“城市大脑”开启城市数字治理以来,不断实现顶层优化、功能迭代、体系完善,逐步实现“让城市会思考,让人民更幸福”。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全周期管理”“平战结合”“便民惠企”和“撬动变革”等理念,从理念、架构、组织、机制等方面,不断推动城市大脑建设向纵深推进、全面提升。二是完善系统架构。构建“一整两通三同直达”的中枢系统,形成“一脑治全城、两端同赋能”的运行模式,初步探索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杭州特点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三是注重治理升级。“数字治堵”通过“城市大脑”实时采集车流变化数据和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首推交通延误指数,使平均通行速度提升15%。“数字治城”将“城市大脑”拓展到城管、旅游、医疗、环境和信用等场景中,让市民生活更便捷。红、黄、绿三色健康码,是杭州“数字治疫”的创新之举,已推广到全国,向全球治疫输出了杭州范例。
2.高水平锻造城市数字治理实战能力。2019年正式上线“数字驾驶舱”,让“用一部手机治理一座城市”变为现实。一是以“数字驾驶舱体系建设”锻造实战能力。不断完善数字驾驶舱体系,推动形成覆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的“五级机长制”,形成绝大多数事项在街镇层面解决、少数事项在区级层面解决、极少数重大突发事项提到市级层面解决的良好局面。二是以“数字驾驶舱数据呈现”锻造实战能力。通过指标分类、全域协同构建168个驾驶舱数据呈现系统,完善城市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一张图”。统一构建公共卫生、建筑施工、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领域应急系统数字驾驶舱,消除城市治理盲点。三是以“数字驾驶舱权限设定”锻造实战能力。不断完善数字驾驶舱权限设定、指标监测、任务下达、决策参考等功能,让不同城市管理者拥有相应的查看、使用、操作权限。
3.高标准提升城市数字治理精细化水平。大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网络,推动镇街、社区、网格等社会治理单元精准落图入网进舱,使网格员“一机在手、一端通办”。精细化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推动实现跨部门业务联动和平台互联互通,推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基层治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周期管理。
三、数字赋能民生保障,让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坚持在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全力推广运用大数据技术,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特色优势。杭州市连续13年入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成功入选“全球15个最佳旅游实践样本城市”;人才净流入率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成为全国“双创”示范城、全球创客集聚地。
1.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打造“政府数字化转型标杆市”。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融合,全面推进“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工程”,全面深化“无证明化”改革,推动“一件事”全流程网上掌上高效便捷办理,推出一批“智能秒办”“无感智办”事项。目前,杭州市民医保事项均可网上办、掌上办,“一手房”登记实现“跑零次”,城镇单套商品住宅实现了1小时领证。“杭州健康码”陆续实现网上预约、互联网诊疗、体检报告查询等各类“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
2.以“亲清在线”为突破口,推动数字赋能民生再升级。杭州首创的“亲清在线”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体实践,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载体。一是实现“精准兑付”,助力营商环境更优化。首先以“1+12”惠企政策中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员工的小额资金兑现为切入口,点对点线上即报即核秒到账,已累计为15.5万家企业、78万群众点对点兑付政策资金13.3亿元。二是实现“五大转变”,助推政府服务流程再造。以数据协同、在线互动的方式,帮助政企对接实现五大转变:从“上门收集”转变为“在线呼应”;从“坐店等客”转变为“互动平等”;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层层拨付”转变为“瞬间兑付”;从“绩效后评”转变为“实时可测”。三是实现“撬动改革”,助力政务服务更优质。积极探索开展云招商、云招聘、云签约等云服务,通过杭州“读地云”向全球发布45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首次实现土地招商、签约、交易、监督等全流程在线闭环运行。通过在线平台打造,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移动办。
3.不断推出“场景应用”,全方位高质量推进幸福城市建设。杭州城市大脑已建成涵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优化交通系统应用场景,在近三年人口净增120万、总路面通行面积因施工减少20%的情况下,实现了交通拥堵排名从全国第2名下降至57名。优化文旅系统应用场景,推广“10秒找空房、20秒入园、30秒酒店入住”“多游一小时”等。推出“先看病后付费”,使智慧医疗更贴心。
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赋予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面对新形势新征程,杭州市委作出做优做强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决定,以“领跑者”的责任、“弄潮儿”的闯劲、“施工队”的作为,高速奔跑在数字赋能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快车道上,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努力让世界透过杭州全面领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