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齐鲁 山东地方储备粮规模居全国前三位

截至8月10日,山东全省累计收购新小麦597.5万吨。当前山东夏粮收购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收购进度良好。记者从8月11日召开的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了解到,今年以来,山东粮油保供稳价能力、储备管理改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作为粮食大省,2019年山东粮食购销总量达1.5亿吨,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山东积极扛牢农业大省责任,不断强化粮食储备能力。“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储备计划,全省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地方储备粮规模居全国前三位,辖区各类粮食库存统算,可满足全省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

“做好粮食储备工作,要从细节入手,一粒米都不能浪费,确保颗粒归仓库。”临朐县粮食事务服务中心姚俊叶介绍说,临朐农民都知道当地有一家特殊的银行——“粮食银行”。这家“银行”位于县里的三家大型面粉企业里,“货币”就是粮食,农民可以在收获小麦后直接将小麦存入仓库——小麦价格低可以暂时存放,等小麦价格合适时卖给企业;也可以自由取走,免收储存费用。

这样的“银行”在山东并不鲜见。山东金利康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兴贞就是这样一位“银行行长”,他的公司是泗水县唯一的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服务周边17个乡镇的农民。经过粮食储备部门指导,2018年建立起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将企业的储粮仓库向农民开放。“粮食银行”除了代为储存粮食,还可以提供代清理、代干燥服务。“以往的粮食都放在农民家里,粮食里边有杂质,也容易受潮,不易保存很容易造成浪费。”侯兴贞介绍说,粮食经过清理和烘干处理可以极大程度避免储存环节的浪费。

2018年,山东在82个县建成172个粮食产后服务项目,2019年在57个县建成108个。2019年,粮食产后服务项目共清理烘干处理粮食818.60万吨,项目覆盖区域内粮食产后损失平均降低4个百分点,节粮减损量32.74万吨。

管好用好粮食离不开科技助力。“2018年,我们建立了小麦、玉米、大豆三大国家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滨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高玉华介绍说,仅2019年三大创新中心就研发申报专利61项,为滨州企业增加经济效益7亿元以上。

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山东粮储部门实行粮油市场供需、成品粮市场动态、保供稳价等报告制度,发挥1000个省级市场价格监测点作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应急体系,重新修订《山东省粮食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各市县也都制订应急预案,设立应急供应网点2157家,应急加工、配送、储运企业698家,主食加工企业56家,应急供应体系实现闭环运行,有力保障粮油应急需求。

关键时刻看底气、见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山东283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于2月26日迅即复工复产,协调调运北京成品粮储备3500吨,增加北京市在山东的储备粮1.4万吨,开设“齐鲁粮油超低价专供湖北主题馆”,广大粮油企业捐款捐物8200多万元,并捐赠湖北45吨优质粮油。(大众日报记者 孙源泽)



原标题:粮安齐鲁 山东地方储备粮规模居全国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