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灾后重建抢农时 加快补改种 灾后自救忙

随着洪涝灾情缓解,合肥各地正抢抓农时,全力做好灾后重建,恢复农业生产,尽全力将洪水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8月18日,安徽合肥市绝收86.8万亩,已补改种39.57万亩,补改种进度为45.59%。

水稻田掀起补种高潮

洪水逐渐消退,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正在逐渐恢复生机。

刘墩村第7村民组村民汪本俊是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种植了30多亩水稻。洪水导致汪本俊的秧苗变黄,手头资金紧缺无法购买化肥农药。

在恢复农业生产的紧要关头,镇村干部给汪本俊送来了化肥农药,并指导他如何施肥打药。

“如果管理到位,病虫害防治搞好,水灾对我的单季稻没啥影响。”汪本俊估算,他的稻田亩产估计能到600公斤。

同大镇副镇长姚前锋告诉记者,该镇一边开展农业恢复生产,同时开展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对126户贫困户的产业进行了生产自救,对476人实行了稳定就业,确保贫困户增加收入,稳定脱贫。”

8月18日上午,洪水已退去15天了,巢湖市苏湾镇东黄村东赵自然村稻田里,刚补种的晚稻已有10多厘米高了,长势良好。

水稻承包大户葛庆华和工人背着背携式施肥器来回施肥,“秧苗正处生长期,现在施肥能促进秧苗分蘖。”

2020年7月,持续降雨导致滁河水位快速上涨,淹没了葛庆华承包的187亩水稻田。洪水退后,巢湖市农业农村局和苏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农技专家现场进行指导,葛庆华决定补改种80多亩晚稻。

改种蔬菜最快8月底上市

随着8月4日退水,巢湖市柘皋镇的联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又开始了往日的忙碌。村民们正在地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运送肥料,有的在照料补改种的蔬菜。补改种的黄瓜、西红柿、莴苣、白茄子和瓠子等各类蔬菜长势喜人。

洪水导致合作社负责人祝晓冬此前种植的辣椒、花菜、丝瓜等蔬菜绝收,水退后,祝晓冬不等不靠,带领大伙没日没夜整理出50亩菜地,抢时间补改种蔬菜。

“小白菜估计8月25日就能上市,瓠子9月初上市,20亩西红柿估计2020年年底能上市。”祝晓冬告诉记者。

2020年7月,受降雨影响,庐江县石头镇望城村小米辣椒现代农业种植标准园发生严重内涝。园内种植的300多亩南瓜全部烂根死亡。

在当地农技站的指导下,该园迅速从合肥、山东寿光购买新品种“黑晶”等种子育苗。该园负责人夏荣林介绍,随着8月初积水全部排完,目前已经抢种了100多亩南瓜,预计每亩地可以收获3000斤南瓜,价值4500元。

在黑色的遮阳网下,南瓜苗正在茁壮生长,“现在天气太热了,只能早晨和晚上移栽,才能保证成活率。”大汗淋漓的夏荣林告诉记者。

百名专家一线指导灾后生产

在肥西县、庐江县等受灾地区,农业专家走进被淹的稻田中,详细讲解受损秧苗的补救方法、注意事项,并指导农户重点加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病虫害防控。

各地还组织植保专业化队伍对贫困户和缺少劳力的农户实行点对点服务。肥西县种粮大户朱德升告诉记者:“专家把防治稻飞虱、叶螟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现在政策很好。”

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王立坤表示,该站发动全县160台无人植保飞机、280台喷杆式喷雾机,成立了40个应急小分队,“我们保证水退到哪里,我们机具就跟进到哪里。”

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汛期以来,该局组织开展农业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专家一线行”活动,助力合肥市“六稳”“六保”大局。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编写13项农业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指导技术,技术手册通过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分发到受灾农民手中,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的教科书;并以35个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为依托,在合肥市建立5个农业行业首席专家组,在县级农技服务中心设立办公室与服务热线,深入田间地头,组织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复产。目前合肥市26个工作室、133位专家参加指导服务,已走访指导13个县(市)区、开发区、30个乡镇、近百个村。



原标题:安徽合肥:灾后重建抢农时 加快补改种 灾后自救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