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转型研讨会暨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主要会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研讨农产品期货产品开发推广及其与保险等金融工具融合发展的前景与路径,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保险智慧和期货方案。
与会专家指出,“保险+期货”是我国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已连续6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通过两种金融工具的改革融合,由保险公司汇集农业经营主体风险,通过购买期货或期权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进而有效分散和化解价格风险。一方面将不可保的价格风险纳入农业保险行列,另一方面让期货期权市场走进农户,更直接为农业农村服务。
据了解,“保险+期货”试点5年多来,试点地区不断扩大,参与主体不断增加,涉及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具体开展模式不断优化,在帮助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衔接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初步统计,到目前累计开展项目930多个,涉及27个省份459个县,品种扩展到14个,现货量接近1400万吨,服务农户141万,实现赔付超过13亿元。
专家们强调,当前在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和国内农产品供给形势变化双重挑战下,要更加关注农业产业生产链、供应链、利益链安全。对于大宗农产品而言,价格风险是在市场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保险+期货”试点转型,由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乡村产业转变,由服务农业产业向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转变,由服务农业生产链向服务农产品加工链、供应链转变,进一步发挥其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为此,专家们建议,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保险+期货”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保险范围;拓宽保费来源渠道,形成“政府+期货公司+农民”的保费分担机制;完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大幅提升市场效率;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期货”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参与方认可度。
会议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和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据了解,2016至2020年,中华联合保险与32家期货公司实现了全面合作,开展了玉米、棉花、橡胶、鸡蛋等11个产品共130个“保险+期货”项目,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近60亿元价格风险保障,发挥了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的“稳定器”作用。
原标题: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转型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