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研究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蓬勃开展的“三农”实践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厚土壤和鲜活样本,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极佳的历史机遇。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理论研究,不仅源自有效指导“三农”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内在要求。围绕“三农”研究的相关话题,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龙宝。
“三农”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鲜活素材
记者: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我国学术界探讨的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迁为推进相关学科研究以及相关概念及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对此,请您结合您的研究领域谈一谈“三农”问题研究对于推进学科、学术发展的意义。
卫龙宝:“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统称,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围绕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实践案例,创新发展经济学有关现代化的理论,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如今也依旧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经济角度来谈,土地问题、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依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启动农村投资与消费已经成为构筑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就社会文化意义而言,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的流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决定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文化延续的关键所在。学科的进步本身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协同的,而学术研究也往往是基于现实问题而展开的,“三农”问题的研究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建设的落脚点、学术拓展的出发点。
“三农”问题研究呈现全新发展态势
记者:从理论创新发展而言,当前我国学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哪些理论解释框架?当前“三农”研究理论呈现怎样发展态势?请您结合您的研究领域,谈一谈您的观点。
卫龙宝:中国“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与社会、政治发展息息相关,须将中国“三农”问题置于中国改革深化、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视域中来加以研判分析。从现代化建设全局要求出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国家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保障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民权益和收入保障制度、乡村有效治理制度、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农村人才和“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制度等,形成多维度的“三农”问题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当前“三农”研究理论基本实现了从宏观向微观的话语转换,以现实关切为主,热点议题与时俱进。同时,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三农”研究理论体系的议题则具有较大分散性,且各有侧重。
推进中国特色“三农”理论创新
记者: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任务。您认为应该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卫龙宝:我国是农业大国,立足农业大国的历史积淀,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助于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研究体系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中确立话语地位。首先,学者应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遵循基本的研究范畴、研究范式与学术传统,在研究本土化问题中追求研究范式与国际接轨,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中国“三农”问题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其次,应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中国发展中面临的“真问题”,致力于将本土化问题与国际化重要议题接轨,实现本土化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国际化推广。再次,应努力提升原创能力和水平,拓展、丰富、创新“三农”理论。
原标题:构建中国特色“三农”研究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