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正浓,百花争妍。
一个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悄然兴起,蓬勃发展。
2021年三门峡市宣传思想工作“十大工程”提出,要在农村建立乡村文化合作社。这项工作旨在通过挖掘本土人才、弘扬乡土文化、培育群众文艺志愿团队,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加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文化合作社既是文化传承平台,又是创新载体。灵宝市以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试点为契机,先行先试,让乡土文化留得住、传下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同时注重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乡土文化发扬光大。
这个由热爱文艺工作的乡村群众自愿自发组成的公益性文化志愿团体,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采取成员合作、村级合作、区域合作等多种方式,为村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合作之花盛开
在灵宝市豫灵镇,黄河金三角豫灵文化合作社在2021年3月30日挂牌成立。该合作社覆盖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华阴市、富平县,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永济市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等地,通过跨地区交流,探索文化合作新途径。
2021年4月9日上午9时,豫灵镇文化服务中心广场就热闹了起来,豫灵镇文峪村的旗袍秀、上屯村的大合唱和杜家村的王家女子锣鼓队等文化合作社的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
“每周三晚上有固定演出,逢集日、节假日都有演出,自从成立文化合作社,好看的节目不断,群众看得真过瘾。”人群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高兴地说。
文化合作社也吸引了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等周边县的文化志愿者踊跃参加,大家一起用欢快的舞步、动听的歌声、铿锵的锣鼓表达心中的喜悦。
豫灵镇是一个“鸡鸣闻三省”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人才众多。文化合作社的文艺团队经常到陕西潼关和山西芮城演出,那边的文艺团队也会到豫灵这边来,大家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形成了1+1+1>3的效果。文化合作社举办书画展、奇石展、摄影展、诗词笔会等活动,潼关、芮城等周边邻县的爱好者也赶来参加,互动交往频繁。
豫灵镇文化和旅游开发局副局长梁建军在文化站工作了20多年。他深有感触地说:“文化合作社主要是利用地理位置,把晋陕豫三省的民间文化融合起来,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推进文化健康发展,以文化涵养民风、引领社会风气。”
王家女子锣鼓队队长张拉样60多岁,办事干脆利落。她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山水相连人相亲。陕西、山西那边有活动,就叫我们过去演出,我们这边邀请,人家就过来,大家好比亲戚,经常走动,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多方联动助推
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广场舞跳起来。
灵宝市函谷关镇岸底村的广场舞远近闻名。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不下雪,每天晚上都有人跳,一到19时30分,村文化大院内便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片。广场舞团队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百十人,上有80多岁的老太太,下有三四岁的小娃娃,不但本村人跳,还吸引了外村的人来跳。
在岸底村乡村文化合作社,8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姐妹自发组建“网红奶奶团”。她们自制服装道具,自编自演,拍视频、发抖音,走红网络,“粉丝”众多。
村里的刘志功已快70岁,以前在剧团干过,一直热心文化事业。他说:“文化合作社之所以能红红火火办下去,主要是因为函谷关镇、岸底村支持力度大,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扶持,做了大量整修场地、更换照明灯等基础性工作。”
岸底村文化专干刘多妮多才多艺,会唱会跳。她说:“大家凑在一起,一边练习跳舞,一边拉家常,邻里感情越来越好了,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大家都积极帮忙。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邻里和谐,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
函谷关镇副镇长朱伟波表示,函谷关镇把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函谷关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函谷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以函谷关镇岸底村、墙底村为试点,积极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探索创新文化合作社建设的新模式,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同时,函谷关镇不断统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村宝”,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服务职能作用,建立了函谷关镇文艺骨干微信群,将全镇热爱文化、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文艺爱好者聚集起来,统一培训、统一辅导。
群众热情高涨
对于文化合作社的事情,灵宝市五亩乡庄里村群众热情高、劲头大。脱贫致富后的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志愿加入文化合作社,投入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他们来自基层,扎根农村,就地取材,自编自演,深入村巷小院、田间地头义务演出,让寂静的山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唤醒了广大群众的艺术细胞。
“生活富裕了,大家在一起乐呵乐呵,精神好了,身体好了,心情好了,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农忙干农活,农闲排节目,推出乡土剧,演给乡邻看。大家加入文化合作社,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群众需要,节目很受欢迎,所以大家越演越有劲。家人也支持,有时候天色晚了,家人就开车来接我们。”在文化合作社,戏曲队的张彦芳、翟亚丽兴奋地说。她们俩都是村里的戏曲爱好者,蒲剧、眉户都会唱,服装道具自己准备,汇报演出还获过奖,她们平时参加演出不要报酬,早叫早到,晚叫晚到。
丰富多彩的节目、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从有了乡村文化合作社,庄里村的文化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庄里村有戏曲传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戏班子,搭台布景、灯光音响的事情都有人会干。村民伍彦波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村里一有演出,一声召唤他就会来帮忙。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3月以来,依托乡村文化合作社载体,在“三月五日学雷锋”“三八妇女节”“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等时间节点,灵宝市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50余场。
截至目前,三门峡市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35个。2021年年底前,三门峡市将打造乡村文化合作社示范村6个,通过示范引领,文化合作社整体数量将超过100个。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植根群众、惠及群众,三门峡市通过深入挖掘乡村优势文化资源,突出乡村民俗文化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文化队伍。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合作社是农村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是创新乡村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种积极探索。以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三门峡市各地多措并举,守正创新,正走在探索前行的路上,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原标题:河南三门峡:乡村文化合作社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