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极端重要性。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升粮食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进一步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切实解决好种子和耕地等要害问题。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高良种自主可控能力。
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持良田粮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为龙头,促进粮食产销合作,支持成品粮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建设,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放大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培育一批示范市县、特色园区、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建设粮食产业发展高地,实现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启动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持续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
推广“湖州模式”,从仓储环节入手向两端发力;借鉴“阜南样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粮食产业,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粮食质量追溯提升、粮食机械装备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六大行动”,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提升粮食供给体系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促进节粮减损和营养健康
加强全链条管控,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加强农业机械研制推广,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加快仓储设施升级改造,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实施农户和居民科学储粮项目。引导水稻、小麦等口粮适度加工,注重副产品综合利用,鼓励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把粮食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
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
科学确定储备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作用;建立社会责任储备,实现功能互补、权责清晰、统筹高效。
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市场化收购,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强化粮食监测预警,加强精准调控和预期管理,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围绕优布局、调结构、强功能,改扩建和新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
加强监管、压实责任
提高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实行党政同责,强化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农抓粮的思想行动自觉。
扎实开展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考核,敦促承储企业严格内控管理。
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强化粮食监管执法,严查涉粮违法违规行为。
深化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出品:学而时习工作室
策划:侯亚景
原标题: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