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5G,有人会拿起自己的手机,说“用着很爽”;有人会想到2020年年初武汉火神山医院开通的首个5G基站,以及疫情防控期间各种各样的5G应用创新,让疫情防控驶入5G信息高速路;也有人会想到,5G信号成功覆盖珠穆朗玛峰峰顶,为测量登山队员再测珠峰身高提供了通信保障……
当前,我国5G建设进展如何?5G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2021年,5G领域将有哪些新突破?5G的未来会是一幅怎样的新图景?记者围绕相关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
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约占全球的70%
记者:当前,我国5G发展状况如何?
王志勤:2020年,我国5G商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71.8万个,约占全球的70%。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5G网络均已大规模支持独立组网(SA)模式。5G融合探索日益活跃,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垂直行业领军企业等加强供需对接,多主体协同推进态势正加速形成。
记者:我国5G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王志勤:尽管我国5G开局良好,但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我国产业基础仍有短板,核心元器件、芯片制造、移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仍然受制于人,对5G进一步创新发展形成现实制约。二是5G网络建设仍存在“选址难、进场难”等问题,建网成本和运维成本均高于4G网络。三是5G支撑行业应用的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升,5G技术仍需演化发展。在实践中也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探索对5G技术的优化。四是5G跨行业融合应用有待加强,商业模式不清晰、跨行业融合壁垒等问题依然存在,实现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
拉动投资、刺激消费、变革生产方式
记者:如何看待5G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激发新动能中的作用?
王志勤:5G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其自身发展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同时,5G与传统产业结合产生外溢效应,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5G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可归结为三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拉动投资。5G商用将显著推动信息通信产业步入增长新轨道。一方面,5G商用带动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网络投资新周期。另一方面,5G商用提升新基建投资需求。5G推动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对数据存储、处理、计算和分析的需求,掀起了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潮。
第二个方面是刺激消费。5G商用推动用户信息消费转型升级。一方面,5G推动用户流量消费增长,5G用户流量消费显著高于其他移动用户。另一方面,5G终端大规模出货。2020年,5G手机出货超过1.6亿部,占手机出货量的比重超过50%。同时,用户对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物联网产品等新型消费终端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将释放终端消费巨大潜力。
第三个方面是变革生产方式,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5G商用以来,融合应用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发展。5G向传统行业渗透,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主要体现在支撑生产和管理数据的有效集成、帮助实现低成本远程操控、助力实现生产的高精度实时检测、提升生产线柔性化能力等方面。
未来,随着5G应用不断创新和深入发展,5G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激发新动能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宁可路等车,不能车等路”
记者:今后如何推进我国5G网络建设?
王志勤: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一方面,“适度”是指尊重5G技术产品成熟的客观规律。我国是第一批商用5G的国家,技术、产业、建设和应用都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都需要时间来探索和实践,应客观理性看待5G发展,把握好发展节奏,要控制好“度”,不宜因建设过快而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超前”是指网络建设是应用发展的基础,好的网络是商用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实践中,我国确立了“宁可路等车,不能车等路”的适度超前原则。
3G时代的微博、4G时代的短视频等“杀手级”应用大都出现在网络商用后的2至3年,当时网络覆盖已相对完善,为应用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身处5G时代,有必要适当加快网络建设节奏、扩大网络覆盖规模,以推动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提出2021年新建60万个5G基站的目标任务,这是在科学研判、审慎考虑下提出的计划,有着合理的预期。
另外,要持续降低5G建网和运营成本。推动技术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不断降低5G设备成本。积极开展网络绿色化改造,加快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推广。积极推进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进一步深化铁塔、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开展5G网络共享和异网漫游,打造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5G网络。同时,要为5G网络建设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推进5G产业薄弱环节加快成熟
记者:2021年,我国在推进5G技术研发方面将有哪些新进展?
王志勤:2021年是5G商用网络大规模部署,与垂直行业融合探索走向深入的一年。为更好地满足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支撑5G成功商用,5G增强国际标准将持续演进,我国也将继续通过5G增强试验加快推进5G产业薄弱环节的成熟。
2021年,我国IMT-2020(5G)推进组将继续开展毫米波和网络切片测试,并启动面向行业应用的低时延、高可靠场景测试。在5G毫米波方面,我们已经在2019和2020年验证了5G毫米波关键技术和系统特性。2021年,计划开展面向中国市场需求的200MHz大带宽、独立组网的毫米波测试,推动毫米波端到端产业发展。在网络切片方面,我们将采用统筹协调、分阶段实施的方式,从标准、测试等方面推动网络切片产业成熟。
记者:怎样拓展5G深度应用?
王志勤:目前,5G行业应用还处于导入期,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产业生态、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还有待探索创新,可聚焦重点应用领域,树立应用示范标杆。继续办好“绽放杯”5G应用大赛,鼓励各行业面向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创新,遴选各行业融合应用的示范标杆,发布重点行业应用实施指南。同时,推动5G应用示范标杆落地,在工业互联网、医疗、能源、港口等重点行业加快5G应用推广,拓展5G在教育、物流等其他领域示范性作用,打造更多典型应用场景。
当前,支撑5G融合应用的相关技术产业还有不足之处,应突破技术产业共性问题,提升应用支撑能力。丰富芯片及模组产品供应,推动厂商研发多层次5G芯片产品,开展模组分级分类研究,优化模组功耗及接口功能,满足不同类型终端和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构建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加强通信行业和垂直行业协同,破除行业壁垒,共同推进重点行业5G应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推动相关技术成熟落地,推动端到端切片技术、边缘计算、高精度室内定位等关键使能技术规模商用,加快5G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动其在重点行业深度应用。
强化产业合作共赢,打造产业大生态。发挥5G应用产业方阵作用,联合产业各方力量开展5G应用模式创新、5G应用测试验证、商业模式孵化等。面向重点行业和典型场景,建立5G应用资源池,加快5G应用认证和供需对接,以行业应用需求为导向,孵化和培育一批既懂5G又懂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持续保持5G系统设备领先优势
记者:预计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我国5G领域将有哪些新突破?
王志勤:未来5年是我国5G发展的关键期,我国5G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推动毫米波和中频新型基站产业化进程,加大新型基站产品研发,以整机带动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突破,构建先进、强健、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持续保持我国5G系统设备的领先优势。
二是加快5G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广域覆盖。预计2021年,运营商的投资重心将重点放在5G网络建设上,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国5G网络基本实现兼顾城市与乡村、室内与室外、个人与行业的全面覆盖,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5G独立组网网络,为个人和行业市场提供坚实网络支撑能力。
三是突破融合应用发展的难点堵点,推动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云游戏等5G特色应用创新发展,让5G应用走进百姓生活;推动5G在矿山、港口、制造、医疗等重点行业的融合应用创新和产品产业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应用标准,让5G真正赋能千行百业。
四是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在标准领域继续依托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进5G标准的全球统一,在产业领域继续开展全球化合作,在应用领域与全球共同探索5G新应用、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输出“中国方案”。(光明日报记者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