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贵州省黔西县始终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使命任务来抓。立足实际,打破思想束缚,全力整合县域媒体资源,高规格、高效力、高标准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从“融合”到“融活”的快速转变,形成报、刊、视、音、微、端、云等媒体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格局。
走好“先手棋”,按下“三快”加速键
顶层设计“快”,构建强有力的体系。紧扣省市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调度推进。围绕“四定四落实”和宣传部长当好施工员的定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黔西县融媒体中心组建工作方案,全面明确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规划部署“快”,提供强有力的举措。黔西县委把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常委会和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对场地、资金和媒体机构改革等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了文化中心四楼2500平方米的建设场地,落实了人员编制和转隶工作。黔西县政府及时匹配1000多万元的场地装修、设备器材采购、平台运营经费。同时,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到融媒体中心现场办公,指挥调度工作,有效推动建设改革进程。
督促落实“快”,筑牢强有力的基石。坚持以县委统揽、党政齐抓、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模式,加快转型,纳入清单化、项目化管理,运用日调度、周督查、月评估方式,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软硬兼施,加快融媒体中心设备的采购、软件安装、调试和平台的建设,按时完成了指挥中心、播控中心、演播大厅、广播直播间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投入运营。
打好“主动仗”,描绘“四融”工笔画
下好“人融”的功夫。顺应发展大势,及时把黔西刊社和黔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采访人员并入黔西县融媒体中心,实现了采访力量迁入率100%。黔西县委划定编制57人,其中技术岗位39人、管理岗位17人、工勤岗位1人。现有从业人员60人,在编42人、招聘18人,持有专业资格证书28人,副高职称1人,中、初级职称16人。设有总编室等“三室五部一中心”9个股室。
做好“臆融”的文章。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选派50人次外出参加了第二十六期全国融媒体平台建设培训班、动静学院培训班等,在县内举办媒体融合知识培训班,在融媒体中心内部开展“融媒体”主题大讨论活动20余次,有效激活全体人员的全媒体细胞,锤炼了内功,实现了观念、思想上的大融合。
务求“资融”的实效。盘活现有资源,融合黔西刊社、黔西县广播电视台、“黔西发布”等媒体平台,做到应融尽融、应合尽合。当前,融媒体中心拥有《黔西报》《黔西期刊》等2家纸媒,有电视综合频道等5个频率频道,有“黔西发布”“人文水西”等3个微信平台,有“水西能量”抖音号、网络直播间、人民号、微博、APP等新媒体平台16个,粉丝量达13万人,点击量超1500万次。
彰显“业融”的活力。为实现业务上的大融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以前善于扛摄像机的采编人员挂上了相机,善于用相机的采编人员扛上了摄像机,实现业务的交流交融,有效增强了采、编、播队伍的“四力”,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新技术能力大大提升。
原标题:贵州黔西县融媒体中心的“融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