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陈子经[1],在胜国[2]时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王[3],雷忽震其几。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子经之臂,亦不换矣。”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之,曰:“朕何负于卿,乃比朕于篡邪?”子经心知其为宋祖,对曰:“陛下欲臣死,即死耳。史贵直笔,不可易也。”遂惊寤。后为我太祖[4]所戮。
\n\n
注释:
\n\n
[1]四明:古浙江宁波府的别称。陈子经,明初史学家,著有《通鉴续编》等。 [2]胜国:前朝,这里指明朝建立之前。 [3]宋太祖: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周主:指后周恭帝宗训。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称帝,废恭帝为郑王。 [4]我太祖:指明太祖朱元璋。
\n\n
赏析:
\n\n
本篇选自《都公谈纂》,小说通过一个小故事,歌颂了传统史学家不畏强暴、秉笔直书的精神。从《春秋》开始,我国传统的史学著作往往采用一字寓褒贬的手法,陈子经的写作正是这样,他将前人所写“匡胤奉周主为郑王”的“奉”字改成了“废”字,一字之易,道出了历史的真实,从而非常鲜明地表现了对赵匡胤的揭露和贬斥之意。
\n\n
小说篇幅虽短,在构思上却颇具特色。在这个故事中,陈子经面临的压力,并不是来自现实的权势力量,而是来自带有奇幻色彩的上天的威胁。对此小说凡作两层写:先是写上天雷击的警示(以“震其几”来显示其威力),这是反映了不可知的天的意志的。在封建时代,天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但陈子经却毫不畏惧,厉声作答:“老天便打折子经之臂,亦不换矣。”这已经表现了他在强势面前不肯屈服的大无畏精神。在此基础上,小说又进一步写赵匡胤直接托梦给他,质问他为何要将他废周主比作篡夺。他却敢于违背君臣之义(这在封建时代是道德上的最高原则),而以“史贵直笔,不可易也”作答。这八个字在皇帝(哪怕是已死的异代之君)的面前大声喊出,真是掷地有声,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史学家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刚正之气。
\n\n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特意说明陈子经写作《通鉴续编》的时间是在“胜国”之时,即还在朱元璋尚未取得政权之日,也就是说他之易“奉”为“废”,并非针对朱元璋而发,无什么影射的用意,最终还是被朱元璋诛杀。他被诛的原因小说里未作说明,也未必同他著史和这件具体的事有关,但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总是为封建专制的帝王所不容,这是封建时代的普遍事实。秉笔直书所表现出的刚正不阿的精神,肯定同他的被杀有关。
\n\n
小说在前面点出《通鉴续编》的写作时间,而篇末又特意交代陈子经为朱元璋所诛杀的结局,前后呼应,表现了两层意思:一则说明上天的威胁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还是掌握杀伐之权的统治者;二则说明一个敢于讲真话的史学家,要真正做到秉笔直书,要冒很大的风险,是极其不易的。这就更显出史家“直笔”精神的可贵。小说的这种写法用意颇深,值得细细品味。
\n\n
(周先慎)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