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制造成为“智造”,目前武钢完成了升级改造,厂房实现无人化,制造技术一键化操作,工作人员通过5G回传的高清视频就可以对生产现场进行指导,实现了“5G+AR”远程视觉诊断,告别了肉眼检查时代。
武钢有限炼钢厂工作人员 关铃:这是我们炼钢厂转炉炼钢区域的炼钢平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徐之昊:这里就是炼钢的区域了,为什么在这里一个炼钢工人都没有看到?工人们都在哪里?
武钢有限炼钢厂工作人员 关铃:现在是智慧制造,操作工人都在电脑背后一键炼钢,按一个操作按钮就可以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徐之昊:我现在就是坐在一键炼钢的操作平台前,一会儿我只需要动一下手里的这个鼠标,按一下这个吹炼开始的按钮,就可以开始炼钢了。这个一键炼钢,实际上是由电脑的程序来自动操作炼钢的各种设备,而取代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的这样一个过程。
武钢有限条材厂工作人员 雷希璋:这是我们的操控中心,就是从炼钢到轧钢,智慧制造的推进情况都可以在这里看到。目前这个是全自动控制的,很少有人工干预的成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徐之昊:那也就是说现在可以电脑来全自动地操控设备进行生产。那万一这些设备出现故障怎么办呢?
武钢有限条材厂工作人员 雷希璋:我现在手上的这个“5G+AR”远程专家系统,可以通过5G网络将我们现场的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实时传送到远程专家的桌面上。那么远程专家就可以实时指挥一线的职工,对这个故障点进行判断,以及指导故障处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徐之昊:在我的手边,是一套检修系统的终端,专家可以看到检修工人在现场所看到的实时画面,并且可以通过语音与工人进行实时地交流沟通。
武钢有限条材厂工作人员 雷希璋:比如说我现在做一个示范,我把一个假设的楼梯照片,当作我们现场(故障设备)的一个图纸。把它投屏到前端的眼镜上,前端是可以直接看到这个图片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徐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