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的武汉市江夏区齐心小学的30名学生走进“字言纸语”非遗馆,了解纸的秘密和纸坊的历史。
据介绍,这是该校植树节系列活动之一。校长柯茗华说,树木可以造纸,纸坊其名更与造纸有关:在唐代,纸坊便是武昌府的造纸中心,此处的居民中许多是造纸技工,所种植的树木也有许多是造纸原料,直至今日还有遗迹留存。
洗涤、捶打、揣洗、蒸煮、泡料、打浆、抄纸、晒纸……在非遗馆,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花草纸的一道道工序。“别看只是薄薄的一张纸,要做好也需要耐心和细心。抄纸时要一直让纱框垂直,然后要平行晃动,把水分沥干,再用镊子轻轻地把自己喜欢的干花摆在纸浆上,最后还要在干花上慢慢浇一层纸浆,这才能拿到太阳底下去晒。”学生吴文越说,不仅是她,所有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小心翼翼地操作。
此外,孩子们还体验了制菖蒲香,同样是慢工出细活,最后的成品也是淡雅宜人。“中国人的智慧太了不起了,菖蒲香不仅实用而且优雅,今天我来学习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艺,也学到了生活的智慧。”学生刘奕萱说。
原标题:湖北武汉江夏区:走进非遗馆 了解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