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石梁学校:“乡村名校”托起乡村希望

和众多乡村学校一样,海拔800米高的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石梁学校也曾遭遇了“生源荒”。近日,记者来到石梁学校,前一年有点空的校园,如今已吸引了138名学生。

更让人惊讶的是,正在改造的学校大门,建筑效果图上分明有着“清华门”的元素。学校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当地群众,山区孩子的起跑线不再落于人后,铺开的是一条希望大道。

天台县委书记杨玲玲提出,要着眼城乡一体,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全力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用公平优质的教育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石梁学校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上的探索实践,对此作了生动诠释。

优质师资进乡村

今年,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石梁学校组建了天台县首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该校与城里的赤城中学、实验小学“结盟”。赤城中学副校长、全县初中唯一的省特级教师杨淑娉来了,还带来了赤城中学初一年级的8位骨干教师。

“这样的优秀团队组合,就是放在城里,家长们也是挤破头的。”石梁学校校长褚天龙欣喜地说。

“学校同体、教师同心、课堂同步、学生同行”的教育共同体运行模式,燃起了当地群众对学校的信心。今年暑假,原本选择让孩子外出就读的家长,纷纷到学校考察,了解情况后把孩子留了下来。

今年,学校对原有师训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一师一课改、一师一优课、一师一课程、一师一研究、一周一沙龙、一年一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师资提升任务实施了,家庭对话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混龄式学习、导师制等课改方式启动了……

从力量雄厚的师资中,从各级领导的重视中,群众看到了希望。也难怪褚天龙一说到数字就开心:“今年我们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入学新生,比去年增了4倍多。”

优异服务创品牌

晚上7点多,清冷夜色下的石梁镇,灯火通明的石梁学校如同夜空中夺目的星辰。10多位教师有序指导着117名住校生,暖暖的家的味道在弥漫,在升腾。

与其他学校不同,入住石梁学校不用带被铺,拎个书包即可。赶在就寝铃声响起前,记者走进学生宿舍,发现房间内铺有地板,被子叠成豆腐块,脸盆、鞋子整齐地摆放在柜子上。

四年级的小涛这学期从邻县转回石梁学校就读,此前没人指导他日常洗漱,国庆期间,他妈妈给老师打来电话:“我儿子一到家就问我要牙膏牙刷,衣服也每天自己洗。真是太好了!”

学校还定期为留守学生过集体生日。一些父母无法与孩子交流感情,老师指导学生通过书信往来,亲子关系更亲密了。

考虑到镇里有许多家长在县城务工,石梁镇党委政府专门开通了进城免费接送车,每周一定时定点进城接,每周五定时定点送,家长直呼“比在城里读还省心”。

“除了让孩子有家庭般的温暖,还要让孩子有家乡家园的情怀和成长成家的志向。”石梁学校提出以“家文化”为精神引领,依托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一独特的先天优势,构建起了“小玩家”“小当家”“小行家”等三大课程群。

优美环境润人心

绿植、草坪、景观小品,错落有致,宛若袖珍公园。位处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的石梁学校,小处不大意,精心打磨,力求精致完美。

踱进学生厕所,及眼处无死角,也闻不到异味。墙壁上点缀有学生的画作,张贴有吟诵石梁的古诗。细节处的匠心,散发着文化气息,传递出健康文明新风尚。

作为浙江省“穷县办大教育,办均衡教育”的典型,天台县在教育上舍得花钱,石梁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文化工程改造因而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第一期项目已基本改造完成,二期、三期也已紧锣密鼓展开。

“不能让城乡的距离,阻隔了学生的视野。”乡村学校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在石梁学校的东侧,科技馆即将完工。从结构规划上看,人工智能、航模、3D打印、可穿戴技术等新鲜事物近在咫尺,学校也已开设了相关的课程。

现在,石梁学校与当地驻军共建了少年军校,并利用校园周边的土地,建成了全县劳动实践基地。

“优质均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个人得到最好的发展”。借力“乡村名校”策略,摆脱困境的石梁学校开始渐入佳境。



原标题:浙江天台石梁学校:“乡村名校”托起乡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