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退养还湖” 还出一条“清水廊道”

初秋时节,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宝应湖畔,湖水碧波荡漾,湖边垂柳依依,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2017年,宝应县以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为契机,全力推进宝应湖退养还湖工作,累计拆除湖面围网养殖2.5万亩,极大改善了宝应湖生态环境,打造了富有宝应特色的“清水廊道”。

昔日的宝应湖曾是另一番景象。71岁的村民刘培全是安宜镇渔业村渔民,一辈子以养殖为生的他对这里的情况最熟悉。他回忆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湖区开发持续高涨,围湖造田、围堰种植、围网养殖不断扩展,使湖区的水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湖内水质日趋退化。

宝应湖是宝应近百万人民的备用水源地,具有蓄水、供水、生态、航运等功能。2017年开始,宝应按照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全面启动退养还湖工作。组建成立了退养还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退养还湖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协调解决补偿资金到位、失水渔民安置等难点问题,全县退养还湖工作在扬州率先行动。

渔业村是传统的渔业养殖村庄,全村共有400多户从事养殖,共需退养还湖面积达1000亩。昔日靠水吃饭的刘培全也知道围网养殖对湖区水质带来的危害,但那时候生活没有出路,只能以养殖为生。政策宣传到村后,刘培全从当初的不理解,到最后主动拆除自家围网,不仅自己带头上岸,还发动邻居支持退养还湖工作。如今,老刘每月都能享受到政府的生活补助,还能打点零工增加收入。

退养还湖后,宝应湖湖面变得更加开阔,水质有了明显提升,湖面上野生的荷花与菱角长得格外茂盛,整个生态环境也更加宜人。生态环境部门对宝应湖水进行检测后发现,退养之前宝应湖水质只能达到四类水要求,退养之后水质达到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即三类水标准。



原标题:江苏宝应:“退养还湖” 还出一条“清水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