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共享智慧社会便利

无健康码出行不便,网上挂号、网上就医、网上购物“障碍”重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时,却在老年人面前划出一道无形的“鸿沟”。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针对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种种“痛点”“难点”,提出解决方案。

明确分工统筹推进

近日,湖北省广水市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再度引发全社会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关注。《实施方案》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痛点”,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保证老年群体生活的便利性。

据了解,《实施方案》出台以后,将建立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共同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推进,力争在年底前,尽快出台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

《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督导,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做实做细,真正落实到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此外,要进一步营造环境,会同有关方面,把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作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重点,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并且对有益的做法、典型的案例及时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让全社会学习和借鉴。

兜底兼容双轨运行

《实施方案》明确既要加强智能技术有效推广应用,用智能技术为生活生产提供相关的便利,但同时要合理保留老年人以及相关群体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如何做到这两者的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兜住底、能兼容”。兜住底,是指在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要强调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要有一个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的阶段,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都能充分地享受服务,都能够从容、无忧地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能兼容,具体是指服务提供的企业、服务提供的相关机构,要在软硬件设计上优化提升,使传统的方式和创新的方式双轨运行,充分兼顾各类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由线下转为线上,但是很多老年人不会上网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网上办事就遇到不便,针对这一情况,《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便利老年人网上办事。此外,《实施方案》要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设置必要的线下办事渠道,并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办事服务等。

互通互认发展协调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如何让智能技术发展与老龄化发展相协调,是一项长期任务。

方案中提出了完善健康码管理,目前北京、江苏、海南等多地都已经推行了健康码关联身份证,在医院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相结合手段,方便群众出行。要把有关的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通过技术手段,协调相关部门,让电脑多费点事,让老年人多省点事;实现互通互认,每个地方目前都先后开发了通行码,要推动一码通行互通互认,方便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出行;要保留其他方式替代查验;开设无健康码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场所,为老年人开设无健康码通道;通过技术手段把健康码和各种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整合起来,争取使其他的替代方式也能够作为出行的一个凭证。

“我们计划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行动将聚焦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的特定需求,重点推动与老年人、残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同时也鼓励企业在智能设备上提供‘老年模式’‘长辈模式’等,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明确表态。(实习记者杜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