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什么活都干,敢于啃最硬的“骨头”、管后进的班组。
他参加工作21年,工作上勇于担当,技术上精益求精,独创匠人工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将6个落后工区变成先进班组,为提升山区铁路线路质量,确保旅客平安出行、货物运输畅通作出了突出贡献。
汪伯华,重庆市铜梁区人,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工务段百色线路车间线路维修一工区工长,曾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火车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迎难而上
1993年,21岁的汪伯华来到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二处,参与修建南昆铁路,成为一名铁路建设者。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沿线需要大量线路养护工。“招贤令”一出,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一名线路工。
从建设南昆线到扎根南昆线,汪伯华熟记下各种繁杂的数据、标准、尺寸,碰到问题就打电话向技术人员请教,想方设法控制线路平稳。日子久了,汪伯华练就了一套线路整治的绝活。2006年,他担任岩龙线路工区工长期间,技术科干部卢成忠对原来问题多的线路进行抽查检测,按照常规先问:“查哪段?”汪伯华回了句:“随便查。”卢成忠用了整整一天查验岩龙线路工区养护的10公里线路,结果是“零扣分”。
南昆线小半径曲线多,加上运输繁忙,线路容易产生病害。岩龙线路工区养护的线路“零扣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严于律己
汪伯华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是出了名的。安全防护员刘思婷告诉记者,其他工区一般要求三至五分钟通报一次线路安全情况,而汪工长却要求两三分钟通报一次,有时通报不及时,汪伯华还会及时提醒。
按照工务段要求,线路轨距容许的偏差管理值是正6毫米、负2毫米,轨距变化率是2‰,汪伯华把标准分别提高到正1毫米、负1毫米、轨距变化率是1‰,并按这“三个一”的标准对线路进行全面整治。
他独创了“一米一量”工作方法,即“一个人、一把道尺、一根石笔”,对线路进行“一米一量”。这意味着,每整治1公里线路,汪伯华至少要弯腰1000次。长年累月弯腰测量,汪伯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但为了工区作业更精准、线路质量有效提高,他还是执着地坚持自己这套“高标准”。
“对工务人员来说,线路病害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不除掉就不舒服。”汪伯华坦言,他对线路病害向来都是“零容忍”。“只要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坚持苦干实干,就没有养不好的线路。”汪伯华始终认定这个理。由汪伯华带领的工区,线路质量稳居百色工务段各工区前列,他也因此被称为“南昆工匠”。
“神奇工长”
担任工长10余年,先后带领6个后进工区转变为先进工区,汪伯华因此获得“神奇工长”的美誉。在他看来,没有带不好的队伍,只有不会带的工长。“身先士卒、吃亏是福、乐于奉献”便是他带队成功的秘诀。
2012年4月,上级部门派汪伯华到湘桂线支援桂林工务段亲睦村线路工区线路病害整治。初来乍到,他找准扣分最严重的小半径曲线狠抓整治,严格执行“三个一”作业标准。
看着汪伯华这个“临时工长”埋头苦干,士气低落的班组重新振作起来。3个月后,这个工区管内线路轨检车平均每公里扣分下降,达到优良等级。
坡圩线路工区工长刘楠是汪伯华一手带出的徒弟。说到师父,他概括为“三多”:干的活比别人多、懂的业务知识比别人多、留守工区的时间比别人多。每逢节假日以及进入雨季防洪时段,汪伯华都会主动留守工区,既给现场安全“加了一把锁”,又把跟家人团聚的机会留给了其他职工。
汪伯华的家离工区只有约半小时车程,但他常常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家。“他和那两根钢轨在一起的时间比跟我还多!”汪伯华的妻子王静打趣地说。
“我们工长从来不挑活儿,什么都干,风雨无阻。特别是脏活累活,更是抢着干。”工区唯一的女职工、防护员刘思婷说。
“你对职工好了,职工就会对你好,就会真心跟着你干。”汪伯华对工作、对职工的真诚付出,也在工区职工中形成了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