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山东省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座谈会。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轩立新在会上发言,他表示,创新是成长成功的阶梯,要以创新点亮成长发展新征程。
轩立新,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总工程师,他所在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主要从事高性能雷达罩科学研究、设计研发、试验测试、生产制造和维修服务工作,也是山东境内唯一一家航空科研院所。
轩立新从一名工艺员成长为单位的总工程师,用他的话讲,就是创新。他说,创新是成长成功的阶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他逐步实现了人生价值。
为了激发预研创新积极性,轩立新梳理并制定了特种结构研究所的技术体系,主持制定了《预研-2-项目绩效管理办法》、编制了“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带头创新电磁功能结构技术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路径。但是,资金如何解决,成为了新的问题。轩立新围绕航空武器装备需求,作为课题负责人,通过先后承担中央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省科技厅等40余项科研项目,为单位获得科研经费1.2亿元。2016年起,特种结构研究所在总收入4%的自主研发投入基础上,再增加总收入的2.5%自筹资金投入,强力支撑保障了项目研发和自主创新。
体系和资金都有了,接下来就是人才的支撑,因为创新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只有团队协作、全员参与,才能形成持续创新的“磁场”。轩立新通过建立产学研发展模式,发现培育创新苗子,开发挖掘创新项目,保持充盈的创新人才库和项目库。连续四年召开“技术发展研讨会”,规划技术发展未来之路,开展“创新之我见”,挖掘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成果发布等,鼓励全员创新改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准备就绪后,只差“冲动”了。“再伟大的创新也是从实践的‘冲动’开始,并且离不开自身能力提升和外部激励。”轩立新说。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轩立新攻读了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工程硕士,2013年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近年来,特种结构研究所将“创新能力”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人才晋升和奖励的依据;各级工会组织着力推动全员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对职工群众的奖励和宣传力度,积极培育选树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创新能手,这些举措都让职工受到激励和鼓舞。
就这样,这些年,轩立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包括歼-10飞机、C919大型客机在内的30多个机型200余种雷达罩、电磁隐身结构、复合材料部件等产品的研制与交付工作;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报国金奖、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带领的团队中有5名技术骨干晋升为研究员,16名技术人员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名技术骨干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党员,2名技术人员被评为济南市创新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