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探索“文明实践+”模式 擘画美好生活新图景

每天一早,家住江苏省如东县浅水湾临湖苑小区67岁的老党员钱学均就开始在小区里转悠,住户遛狗有无牵绳?环境卫生做得怎样?车辆是否停入泊位?这些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临湖苑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也是个无物业小区,小区管理一直不尽人意。今年5月,如东发动全县18万名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周周行,志愿服务当先锋”主题系列活动,钱学均积极响应,与5名小区业主自愿组成巡查小分队,一段时间下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如东发挥志愿者力量,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的一个缩影,也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生动展现。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如东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通过实施“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实践+城市建设”“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全面小康”等一项项“文明实践+”工程,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以不同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以上率下,干群合力推动全民创建

“志愿”,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最有温度、最有价值体验、最具道德情感的热词。

2017年,如东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如何把“提名城市”变成响当当的“文明城市”?如东县委、县政府提出,将创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把创文真正创到群众“心坎上”。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有了这样一个以民生、民心为创建导向的指引,一场全县上下大干快上,干群齐参与,合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战役”全面打响。

“哪里最难?我们去!”如东县委书记沈峻峰、县长陈慧宇等四套班子领导不定期率队督查,督促对标找差、补短补缺。范堤路、掘坎路、嘉陵江路等城郊主要路段,一度脏乱差严重,成为创建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沈峻峰、陈慧宇积极落实“三包一会”制度,主动对接包干区域和点位,靠前指挥,协调各方,有力推动了问题的整改和落实。他们还率先垂范,以普通志愿者身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用鲜艳的“志愿红”擦亮文明城市的底色,点燃市民自觉参与创文的热情,持续掀起文明创建的新高潮。

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对照测评标准,根据自身职责,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积极开展现场督查、暗访督查、回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账销号;领导挂钩制度、半月点评制度和常态化巡查制度有效确保了创建中的问题能及时交办、及时解决,以及创建成果的常态长效。

坚持问题导向,7月份以来,如东创新开展“听民声、察民情、暖民心”万人入户大走访志愿服务活动,从四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镇区干部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志愿者,用脚步丈量城乡每一个角落,登门听取百姓的诉求。

民呼我应,不遮不掩补齐发展短板

“新时代文明实践,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蓉蓉认为,要针对群众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志愿项目,解决群众最烦心、最闹心的事,真正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过去,我们一怕下雨,雨一落,路上全是积水;二怕夏天,天一热,小区里臭烘烘的。”居民韩曙光所住的建材小区年代久远,改造前,小区没有停车场,沟塘发黑发臭,私家菜园、鸡棚随处可见。今年,如东通过集体座谈、市民巡访团、市民大讨论、入户调查、网上互动等方式广泛征求民意,投入6500多万元对6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韩曙光所在的建材小区,除了拆除杂树、菜园、鸡棚,还在路口夹角开辟出一块1000平方米空地建了停车场,一下雨就坑坑洼洼的小区道路也实现了硬质化。

不止于此,坚守为民惠民初心,今年以来如东投入近1000万元,对城区边角地、零碎闲置地等小区域进行空间改造,陆续实施了如东县少年宫北门西侧小游园、雨润广场东北侧绿化改造、苏建新天地三角岛周边街头绿地新建、廉政文化园东北侧小型地块绿化提档升级等36个微空间绿化项目,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

如东对志愿服务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实际效果不佳、群众“不捧场”的项目进行整改或清退。创新开展的“文明实践周周行,志愿服务当先锋”主题系列活动,凡群众家中有难事、急事、病事或者有矛盾纠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必上门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推动文明实践入户走心。

一连串实实在在的工程和项目,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短板一点点补齐,持续刷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如韩曙光所感慨的:“如东文明实践周周行活动不走过场、实实在在,真正走进我们老百姓心坎里!”

不偏不废,城乡联动促进互融提升

盛夏时节,徒步在丰利镇农村,第一感觉就是“与城市相比,这里的干净整洁不遑多让”。细心的人会发现,存在了多年的路边敞口式垃圾池在这里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与每家每户相对应的连体式可分类垃圾桶,成为村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近年来,丰利镇结合镇情,探索出了“上门收集”模式,垃圾分类搞得风生水起。

这是如东“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引导城乡互动互融同步提升的一个缩影。“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能只在城里搞!”张蓉蓉介绍,如东打破“各自为政”的阵地壁垒,将城乡互融提升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各地整合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阵地,突出文明实践功能,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另一方面,注重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全面小康、基层善治等深入融合,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大豫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网格服务驿站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行“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网格化服务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支队每月定期开展活动,果树疏花、清洁海滩、闸口安全宣传,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多种需求;双甸镇128名“霜桥晚晴”志愿者,每4人一组联合帮扶一名老党员,帮做家务、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物资,探索出了一条“老有所养、老有颐养”新路径。

乡村振兴,除了富还要美。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坚持绿色为底,创新开展人大代表“问河长”活动,各级人大代表结合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农药化肥控减等专项工作,通过走村串户宣传、协助镇村检查等方式,为打赢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内涵引领,时代新风吹遍每个角落

为推行“移风易俗,厉行节约”,洋口镇洋口村建起逝者安息堂,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按标准办事。如今这一新风尚已被如东不少村居“复制”。

新时代文明实践,必须落脚到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上来。

如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弘扬正气、凝聚人心,不仅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评选机制,在各行各业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凡人善举,并通过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团、镇级广播站、村级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介身边的好人,努力让好人事迹“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这些可触可见的道德光源,点燃起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东向全社会发出“在共克时艰中提升文明素养”倡议,号召广大城乡居民以疫情防控为契机,从疫情防控的细节做起,从文明行为的点滴做起,进一步养成文明生活习惯。紧接着,又发出“一米距离,健康你我,如东文明行动微倡议”,呼吁广大居民保持一米距离,确保做到文明生活、文明办公、文明用餐、文明排队、文明生产。

城市街头,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引导市民文明礼让、做好垃圾分类,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传递文明正能量;百姓餐桌,一双公筷一个公勺,正逐渐成为如东家庭的用餐“标配”,在沿袭传统习俗中,倡导文明用餐“新时尚”……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然融入百姓生活;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人气渐浓。如东,正朝着全国有温度的人文之地、有显示度的文明之地、有感受度的向上向善精神家园迈进。



原标题:江苏如东:探索“文明实践+”模式 擘画美好生活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