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派:盐碱地里“种”大棚,“不毛之地”变成现代农庄

在不适合庄稼生长的盐碱地上种蔬菜具有先天劣势,但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的两位“教授科特派”施展绝技,实现了盐碱地上“种”大棚,种葡萄、产食用菌的“奇迹”。

从象牙塔到盐碱地,战场的转换考验着大学教授们。但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意味着即使面临巨大挑战,他们也必须攻坚克难,干出一番事业来。“教授科特派”如何巧干?骆洪义和王健林两位教授的故事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盐碱地里红彤彤

这里西红柿年产4万斤

盐碱地里红彤彤,是对大棚西红柿的形容。盐碱地上种蔬菜有先天劣势。然而,地处黄河三角洲入海口的东营区景屋合作社的大棚西红柿,却能年产4万斤。这让人很是吃惊。

东营市地处黄三角地区,土壤中盐碱重,蔬菜产量低,即使管理好的大棚,年产西红柿也很少超过2万斤。当地种大棚需要用黄河水一遍遍“洗”土壤中的碱,耗水量惊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骆洪义主要研究方向为无土栽培及水溶肥理论与实践,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科技特派员,他来到东营市东营区景屋村指导生产,看着白花花的盐碱地,想出了硬招。

当下,土壤板结、盐化、病害多,越来越成为种植蔬菜的障碍。舍弃土壤用基质,能很好地避开这些难题。骆洪义采用农村比较多的秸秆、牛粪、蘑菇渣等材料,经过腐熟、发酵,降低碳氮比,同时消毒杀菌。这样做出来的基质性状稳定,成本低廉。蔬菜种在基质里,一星期浇一次营养液。营养液根据不同作物,同种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以及当地的灌溉水特点来配置。简单说,就是植物需要什么营养,就在微喷的水里添加什么营养元素。这就是骆洪义的水肥一体化栽培研究。

但是初来乍到,即使骆洪义的教授身份,也并不能让农民兄弟完全信服,他需要找一个“试验田”。

与东营市相邻的地级市滨州,其北部濒临渤海,也面临着盐碱地改造问题。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落地,骆洪义选择了自己的亲戚“小试牛刀”,大获成功。明眼人知道,这才是“硬技术”。

在当年12月,景屋村民种下了西红柿苗。苗子一直绿油油的,茎秆粗壮;坐果的时候,从最下面的第一穗到最上面的第五穗甚至第六穗,果实基本上一样大。要知道以前,三穗的西红柿就要当次果卖,四穗五穗的西红柿根本长不起来。记者了解到,如今,仅景屋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的西红柿大棚就发展到100多个。

盐碱地里绿油油

“碱窝窝”长出现代农业庄园

“毛坨村,太偏远,出进交通不方便。远离水源年年旱,土地宽阔光盐碱。人种天收无保障,要想致富难上难。”在很长时间里,这段顺口溜是人们对东营市贫困村——毛坨村的印象。这个仅有120户、480多口人的小村庄,地碱、水咸、干旱,尽管拥有6000多亩地,但基本上都是“啥也种不了”的盐碱地。

然而,当科技日报记者拜访这里时,“不毛之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集研发、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里面绿意诱人的蔬菜、生机勃勃的食用菌、葡萄为参观者打开了眼界。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几年前,青岛农业大学选派王健林教授带领的30余名师生组成的科研队伍,进驻毛坨村,与当地农民同吃住、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破解重盐碱地利用难题。

针对蔬菜栽培业,经过反复试验,专家们在重盐碱地上利用塑料隔绝下层土壤,上层采用有机基质,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蔬菜栽培,较好地解决了重盐碱地栽培蔬菜的技术难题;当地传统种植的棉花,效益很差,农民经常是“连年赔钱连年种”。通过专家们的引种、试种,筛选出了小麦、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耐盐种质资源,建立了一整套滨海重盐碱地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如今,“不毛之地”变了样: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被人们称为“毛坨模式”。全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上升到两万元以上,毛坨村也由原来的贫困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高校把专家教授直接送到田间地头,面对面零距离地指导农民生产,从技术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转变了农民的种地意识。”王健林说。让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现实生产力,教授与农民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