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们是卓越的科学家,更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

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疆土,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数十年来,国家养育了一代代功勋卓越的科学家。

在广东省这片土地上,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怀着赤诚之心回报祖国,不断奉献的他们同样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

钟世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时代变迁中

紧跟祖国科研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钟世镇院士被授予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钟世镇亲身经历过祖国的成长之路,即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条路。

他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高二时,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日口号感召,钟世镇成为一名青年军人。1945年日本投降,二战结束,他选择退伍回家、继续学业,并考取了中山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之初,钟世镇走进了被称作医学中“最古老学科”的解剖学,他的第一站是显微外科解剖学。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钟世镇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方向,并将生物力学理论方法与人体解剖学相结合,摸索出一条新道路。迈入新世纪,他又开始进行863计划的“数字人”研究,首先发起“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相关研讨会。

“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给年轻人讲讲新中国成长与发展的不容易,也讲讲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科研之路是如何与祖国的科研需求紧紧相连的。”钟世镇院士怀抱着以科研事业奉献祖国的深切爱国之情,讲述道。

杜如虚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同心共取他山石

智能制造建祖国

“海燕双双搏浪高,云天无际任翔翱。同心共取他山石,不为新枝为故巢。”1986年,杜如虚和太太杨晖出国留学之际,其岳父杨奎章临别赠诗。“回首看来,这首诗既是期盼,也是这三十余载人生历程的写照。”杜如虚院士说。

1980年,杜如虚考上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成为自动化系的第一届研究生。1985年,他到美国进修,在密西根大学师从制造工程界泰斗美籍华人吴贤铭教授。2001年,杜如虚回到祖国,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期间,他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并在那里创建了精密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所,协助中国科学院为国家研发有关国计民生的新技术。

2018年,杜如虚辞去香港中文大学的工作,全职回到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筹办以其恩师命名的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他决心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推动中国工业4.0的发展。在杜如虚看来,从工业1.0到工业4.0,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过去的来料加工模式及代客加工模式不可能再延续下去,必须开发新技术、建立自己的品牌。杜如虚说道,“持续创新、精心布局、及时应变,缺一不可。”

苏国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感恩祖国带给我的

三样宝贵“财富”

“我始终非常感恩祖国给我带来的一切。回顾此生,祖国带给我的是这三样最宝贵财富:完整的人生目标、内心的平静安宁以及广阔的发展平台。”苏国辉如是说。

苏国辉祖籍广东顺德,抗战时期他爷爷从广东避难到香港,他作为香港成长起来的第三代,他考入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读书期间,他从药剂学专业转到了生物学,毕业后顺利进入麻省理工大学研究院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1978年,苏国辉回到香港,他想承担一种桥梁的作用,将国内和西方科学连在一起,促进祖国神经科学的发展,之后成立了“香港神经科学学会”。苏国辉和内地科学家合作找出了再生神经的性质,并一起获得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1999年,苏国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从香港大学退休后,选择到暨南大学工作。他主持建立了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2008年至今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他表示,是国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提供的广阔平台及资源,促成了这些工作成果。在苏国辉看来,为祖国增添荣誉,为人民增加福祉,是科学家报效国家的方式和责任。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与祖国同行

与时代共进

现年82岁的何镜堂院士,曾先后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等重大工程200多项,是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见证了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记录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

何镜堂曾经说过:“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将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向全世界作一次自信且友好的表达。”通过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他做到了。他认为,建筑师要用作品反映社会需求,和时代同步发展;建筑师的生命,是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荣辱与共的。“我很幸运,我的每个作品都踩中了国家发展历程和时代大事件的节拍点,建筑师不能固步自封,只有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步,才可能成功。”

“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科技馆,到黄浦江畔惊艳世人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他用200多个建筑精品,生动记录行进中的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的坚定自信,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人,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皆知,何镜堂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精彩书写奋进中的中国人勇于追梦筑梦的执着信念。”

“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当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作品有幸见证了国家前进道路上的重大事件。我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我认为,弘扬奋斗精神,把个人的拼搏和努力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就一定会建功立业,走出最美丽的人生道路。”

冯培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助力国家航空航天

后备人才培养

1957年,冯培德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读书。1960年,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国内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上马了一批项目,包括“09工程”项目。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和力学系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进行该工程的无线电导航和惯导论证。年仅19岁的冯培德,当时也被抽调参加该项科研,就此与“惯导”结下不解之缘。

1967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冯培德被分配到陕西户县的即后来的618所,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第一个从事机载设备研究的机构。作为惯导领军人物,已担任所长的冯培德挑起了两大系列惯导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的重任。经过10年磨砺,573惯导于1999年设计定型,达到了西方F16等主流战机的标准。

冯培德表示,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内,近年来国产自主研发的大飞机、直升机系统的创新都取得了大的突破;在航天领域,包括导弹武器等方面也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与变化。他认为,要想强国,必须以强军作为保障,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我们的和平崛起会更加有保障。

作为粤籍院士的冯培德希望年轻一代,应该有志于为祖国贡献出更多“杀手锏”的武器。“个人的好坏和国家的好坏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国家有前途,你个人也会好起来,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要把个人的理想跟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部分图片由广州院士活动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