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沿河自治县田小波:返乡当“牛倌”引领“牛气”生活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沿河自治县洪渡镇双泉村返乡创业者田小波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勤劳苦干,在自己增收的同时,还不忘乡邻,带动大家走上了一条肉牛养殖增收之路。

今年40多岁的田小波当过保安、进过制衣厂……只要能挣钱,什么苦活、累活,他都不怕。每天除了认真工作以外,心中最牵挂的就是家中老人和小孩。2006年,得知家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创业就业,他毅然辞去了在浙江的高薪工作。

回到家乡后的田小波开过沙厂、种过烤烟、养过鱼、喂过猪,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直到2014年,不断地尝试下,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肉牛养殖业。

“当时,我用自己积累下来的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建立了富强养殖场,养殖肉牛40多头。”田小波说,经过几年的摸索、经营,渐渐打开了市场。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40多头,发展到如今的80多头肉牛,因肉牛都是原生态养殖,市场前景好,完全不愁销路。

2020年,田小波出栏肉牛50余头,收入70余万元,除去成本,个人净赚20余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自己增收的同时,田小波始终不忘乡邻,通过聘请固定工人和大量临时工的方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同时,为了让村民有一技之长,田小波还手把手教村民养殖技术。

村民田小军就是富强养殖场的固定工人,从养殖场建立以来,他就在养殖场务工。一开始,每月工资在1500元。后来,养殖技术越来越熟练,每月工资提高到3000元。如今,田小军的妻子也在养殖场就业,一年下来,夫妻俩就有5万多元的务工收入。

“我每天就是打扫卫生、喂牛,这工作很满意。”说起在养殖场务工,田小军脸上满是笑容。

田小波介绍,从建立养殖场以来,除了聘请固定工人以外,还聘请了大量临时工种草、割草等。去年,支付劳务工资20多万元。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40多亩金银草,管护、收割都需要大量工人,预计要支出40万元。

“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和种草面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养殖场更加规范、更加环保。同时,传授自己的创业、养殖经验给父老乡亲,带动大家一起发展肉牛养殖,让更多群众就业增收,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牛气’!”田小波说道。



原标题:贵州铜仁沿河自治县田小波:返乡当“牛倌”引领“牛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