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罗源:罗宁古官道的前世今生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地处闽浙交通要道,自古驿运繁忙。穿境而过的罗宁古官道,于沧桑的历史之中,在秀美的山水之间,连接南北,贯通古今。

据《福州府志》《罗源县志》记载,这条古官道途经白塔、凤山、起步、中房四个乡镇,由连江下楼入境,经上(祥)楼、应德、鳌峰、白塔岭、新亭(四明桥)、先锋庙、十字街(半街)、后张路、县前(北大路)、下梅岭(起步岭)、前岭(护国凉亭)、护国、潮格(三层岭)、圣殿、王沙、叠石、半天观、满盾,从界首出境,接宁德白鹤岭路,全长93里,其中罗源境内达65里。古官道始修于汉武帝时代,经南宋改道,明清维修,终形成较为完整的格局。

数百年间,赴任官员、往来客商、赶考学子等,南来北往多走此道,古官道成为罗源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发展的大动脉。因此,古官道被称为“官道”,“罗宁官道”闻名于世。徒步古官道秘境,恍若穿越时空。古官道蜿蜒,或行进于古村田园间,或隐匿于茂林苍翠中,或横亘于溪流上,或穿行于怪石间,一弯一景,层叠变幻。光滑的石板路面诉说着曾经的繁华,沿路的文物古迹承载着千年时光……

昔日途经古官道的达官显宦、文人墨客留下了一方方优秀的摩崖石刻书法作品。白塔寺边走马岭下,几株大榕树旁,一块形态奇特的大石之上,石刻“才翁所赏树石”。宋苏舜元,字才翁,途经此地徜徉赏玩,喜不自胜、兴起挥笔的情景就此定格。

日久年深,极具特色的文化韵味和数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在古官道两边的村落间,构成了另一道人文奇观。云雾缭绕的茅山顶上、位列古罗川八景之一的“茅顶留云”景观,护国桥旁太子都叫好的光饼,潮格村能闻声望色诊治病情的“董半仙”医师……一乡一邑, 景观与故事就这么一路随行。

从王沙一路前行,古官道边卧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叠石村幽寂祥和。在向导的指引下,漫步村间小道,可以想象当年商旅不断,古官道沿边商户鳞次栉比,叫卖声此起彼伏的景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房满盾往宁德白鹤岭方向约40公里的路程,是罗宁古官道极美、也较为完整的一段,也是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必经之路。悠悠古道,洒过商旅挑夫的涔涔汗水,留下达官贵人的诗词故事,也见证了抗日时期的峥嵘岁月。

而今,古官道不再是通县必经之道,却是民众登山健身、踏青游览之途,更是罗源县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自然文化遗产。她昔日的故事、依稀的史迹,成了一道亮丽的风物景观。



原标题:福建罗源:罗宁古官道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