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中核二四公司参与建设的漳州核电华龙一号的1号机组首个钢衬里模块吊装顺利完成,这是漳州核电开工后大件吊装“第一吊”,标志着现场向核岛反应堆内部结构施工迈进一大步。
为保障漳州核电模块化首吊任务的顺利实施,中核二四党委在疫情防控期间,紧盯漳州核电华龙一号重点项目,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中核二四核电安装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党委主动出击、调整对策,组建钢结构专家组,迅速集结一支钢结构骨干力量驰援漳州主战场,逐一落实249项工作清单,组织60余次专题会议,用行动体现了公司迎战重大节点、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迎难而上,书写“硬核”篇章
“老温,与福清相比,漳州现场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倍增,我们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您作为钢结构领域的老专家……”
“刘总,漳州的情况我时刻都在关注,您什么都不用说了,我这就收拾收拾去漳州。”
就这样,在福清核电现场的温新中以专家组组长的身份,在疫情期间带领一支钢结构专家队伍奔赴漳州“战场”。“作为专家组成员,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坚持超前工作的思维、高效的响应速度和当断即断的决策效率,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这是他对专家组成员的要求。
自3月5日以来,温新中带领专家组每两天召开一次碰头会,因白天大家都在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碰头会都安排在晚上召开。每次会上,各专家组成员都会将各自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预测的风险摆到会上交流,通过充分讨论,研究制定对策。每次会后,他会在微信群随时给组员发信息,敦促大家保质保量完成行动项。
短短十几天,温新中带领的专家组从专业层面优化了漳州钢结构整体施工规划,改善了现场关键部位施工工艺,组织福清与漳州交流钢结构模块化施工经验,推进落实钢衬里模块吊装行动项130余项,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当年福清核电华龙一号穹顶吊装时,温新中时任吊装总指挥,一夜之间生出许多白发。而今,他又临危受命,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彰显了一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花样姿势,是春天最美的告白
在漳州现场模块拼装场地,有一群保持高难度动作施焊的焊工尤其显眼。
他们当中,有的人直接侧卧在一张木模板上,身体保持与焊缝方向平行,头始终微抬,右手举着焊枪,左手从底部侧托着右手随着焊枪微幅摆动;
有的人双腿交叉直接坐在一个小木方上,上半身趴在两腿之上,头保持微侧,双臂贴地,缓慢移动焊枪;
有的人蜷缩着双腿趴在地上,上半身趴在左腿上,用左手手肘撑在地面,右手平稳操作焊枪;有的人半弯着腰,歪着脖子举着焊枪……
由于现场焊接位置受限,他们这些高难度工作要坚持45分钟到2.5个小时不等,这些高难度姿势都是为了顺利完成任务的无意之举,却温润了现场所有人的眼睛。
刘开峰是焊接班的班组长,是一名预备党员。为了保证焊缝质量,现场焊接难度高的焊缝都是他去完成。“作为党员同志,关键时刻就是要挺身而出,这是我应该做的。能够战胜那些高难度焊缝,我也挺开心。”躺着焊,半蹲着焊,半弯着腰焊,这些高难度动作他都经历过。
焊接钢衬里外环板插板时,焊缝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钢筋,刘开峰钻进钢筋缝里,别着身子一焊就是2个半小时。等焊接工作完成时,整个身子都是麻的,贴身的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焊接和打磨时产生的火花飞溅到身上,焊工服上密密麻麻都是孔洞。在吊装前夕的最后冲刺关头,刘开峰带领他的焊接团队坚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以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100%的高质量,完成了首个钢衬里模块450米焊缝的焊接工作。这个春天里,他们坚忍不拔,用高难度的花样姿势,给了这个春天最美的告白。
坚守初心,用“小本本”践行使命担当
“你们乔队呢?”
“那个拿着小本本正在写字的就是他。”
疫情期间,大家各自都戴着口罩,要在现场找准人,总要花上些时间,但有一个人你一眼就能认出,他就是漳州钢结构安装队队长乔军辉,他和他标配的“小本本”成为了最佳“定位器”。
作为165人团队的“大班长”,他带着他的“小本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摸清了90余名技能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特长,总是能够贴合现场实际需要,迅速组建“最佳搭档”,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了满足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需要,他挨个给滞留在全国各地的关键岗位人员打电话,细致了解每一名员工返程的实际困难,耐心动员大家克服种种出行困难并不忘叮嘱做好返程期间的个人安全防护。最终,钢结构团队165人在2月27日前全部安全抵达漳州现场。
由于漳州现场钢结构工程施工相对于福清核电有较大调整和技术优化,现场面临任务重、工期紧、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巨大挑战,漳州钢结构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稳定好员工队伍,乔军辉白天与大家坚守在现场,晚上和大家相聚在宿舍,及时为大家打气、鼓劲。他说:“在现场这种大压力的环境下,仅仅做好生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员工的思想工作同等重要。这个时候,我责无旁贷。”也正是因为有了他这种执着、细致的精神,才能带领整个钢结构团队顶住层层压力,冲破重重关卡,顺利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