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镇百年铁匠铺:千锤百炼中的六代人生

四川成都双流彭镇有个开了上百年的铁匠铺。不过,如今铺里的打铁匠,可能是最后一代了。彭镇,明代时即屯聚成市,始名永丰场。街上古老的小青瓦房、木板排排铺林立,过滤掉车马喧嚣,旧时光在这里得以保存,如同风干的标本。

在双流彭镇老茶馆对面,有一打铁铺,至今已传承了六代。

古话说,人生三苦第一便是打铁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意思是说打铁,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炎热,活着如入地狱;撑船,船行风浪间,随时都有翻船丧命的危险;卖豆腐,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三者中打铁居首不无道理,打铁要与高温相伴,还要奋力抡锤,是一个重体力活。

阳光照射进彭镇老茶馆旁边一间狭窄的房子里。门前,70多岁的何德明眯着眼斜靠在椅子上,等待顾客上门。

走进店铺,只见何德明女婿江铁匠正在打开鼓风机,吹得炉膛内炉火通红,火苗往上直蹿。炉膛口放着几把火钳,紧靠炉膛有一个大铁砧,摆放有几个对锤、手锤。挨着炉膛和大铁砧的地方,置放了一桶水。

江铁匠左手用铁钳从炉膛内钳出一块火红的铁块,置放在铁砧上,右手抡起铁锤敲打,火星四溅,不一会儿工夫,一把菜刀的模型,在江铁匠手中就像模像样地捶了出来。

江铁匠的打铁手艺在岳父的指点下,经过近20年的磨砺已炉火纯青。“打铁的确是一种艰苦、枯燥的生活,加上铁块出炉后必须趁热打。稍不留心,还会被火星烫伤。”由于常年手握铁锤使力,他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老茧。

空闲时,江铁匠会坐在鸟笼下,听“八哥”扑腾的声音,偶尔,他会抬头给鸟儿吹口哨。除此之外,江铁匠还会看着墙上一个摄影师给他拍的打铁照片发呆……

六代相传如今要“断”了

“我这门打铁手艺是祖传的。一代代父传子、子传孙传承了下来。”何德明说,他从小就是在打铁的叮当声中长大的。

5岁那年,父亲何春庭接过爷爷打了一辈子的大锤,成为家庭中打铁的“扛把子”。何德明从12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打铁,至今已有60多年。

何德明边打边说,“制作的农用工具,如锄头、铁铲、菜刀,砖刀等,没有图纸与设计,凭感觉,根据经验。大概的尺度,心中自有尺寸,原始的制作铁器大部是祖传的。”

“爷爷打铁的手艺,是我祖祖(祖爷爷)传给他的。”何德明说,现在他又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女婿。“但要再传下去的话,可能难了。孙子已‘明目张胆’地宣布要经商。”

何德明表示,打铁这门手艺,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学。一开始,抡一天锤下来,他的手臂就肿了。到了晚上,手臂疼得睡不着觉。因此,有时候自己转念一想,也就不想干涉孙子的想法了。

何德明依稀记得,他小时候打一把菜刀,价格才1元多,如今,一把菜刀的价格可以卖到80元,“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打铁的虽然辛苦,但挣钱吃饭还是没问题的。”

知道结局但总是心有不甘

“打铁不仅是一门力气活,也是一门技术活。”江铁匠说,虽然现在这门技术在走下坡路,但他这一辈子要感谢岳父教的这门手艺。

10年前,彭镇的发展还依靠农业,打铁的经营还一直很火。后来,彭镇又开始发展现代农业,但依旧离不开农业用具。

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离不开工具,市场上的农具虽然外观不错,但对很多农民来说,铁匠铺出来的农具好像更顺手,更实在。

除了农具,江铁匠铺子里畅销的还有厨具。张师傅和林师傅是彭镇长期在外做包席的厨师,他们都是江铁匠的老主顾。

作为群宴的厨师,他们每次炒菜的量都很大,“之前在超市买过炒勺,才炒一锅菜,勺把就翻弯了。”张师傅说。

“江铁匠的菜刀打得好。超市里卖的机制刀一般是不锈钢刀,铁匠铺手工锻造的菜刀是碳钢刀,俗称“铁刀”,这种刀锋利度高,只要经常打理就能经久耐用,砍骨头都不需另买砍刀了。  ”

另外,还有不少慕名来彭镇的游客,惊喜地发现这里还有传统手工铁锅,也会买上一口。或许是因为怀念旧时光的味道,他们说铁锅和机制炒锅的相比,炒出来的菜味道不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听朋友介绍专门来买手工铁具的,在他们眼里,这些铁具一半是工具,一半是工艺品。

“以前打铁的同行,现在都改了行,帮助人家装修,或经商了。”虽然市场需求少了,但从事这一行的人少了,再加上何德明家顾客多种多样,铁匠铺的营收其实不少。“好的时候,一个月万把块是有的。”

虽然收入不错,但何德明也理解孙子的选择。毕竟,传统的技艺被滚滚袭来的现代化生产取代,替代手工艺的产品在逐步增多,连何德明他们打铁的工具都开始现代化起来。

“过去敲打我们用铁锤,现在换成了电锤,风箱换成了鼓风机。”何德明心里也知道,传统打铁方式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但传承了六代的手艺,就这样消失了,老人还是不甘心。“农民怎么办?一把锄头用坏了,总还得要有人修补、翻新,不可能像一次性餐具那样扔了吧。”

“手艺人以拥有手艺的工作为荣,但又不愿意夸耀自己,制作正宗的作品才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多数的手艺人都没有留下名字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在他们精心制作的作品上,却寄寓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期望。”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这样说。

渐渐消失的老手艺,正是支撑中华千年文明的重要一环。它的老去是文明升级的必然,不必太过伤感,毕竟它在我们生活中,曾经那么的重要过。



原标题:四川彭镇百年铁匠铺:千锤百炼中的六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