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宁明:壮族红糖制作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壮族红糖制作技艺是明江河流域沿岸村屯广泛流传的传统手工技艺,宁明县13个乡镇均流传此技艺,以城中镇耀达村最为典型。

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地处明江河畔,与花山岩画相近。耀达村濑江屯依山傍水,木棉参差错落,另有修竹滴翠,俨然一幅天然山水画。濑江屯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气候温润,宜种植甘蔗和芭蕉等作物。

壮族红糖以甘蔗为原料,采取纯手工加工模式,经选蔗、冲洗、压榨、过滤、烧煮、搅拌、冷却、倒模、包装等一系列严格的工序,制成统一标准的纯手工红糖,改善了民间人工烧制红糖品质参差不齐的弊端,制作出的红糖色泽更艳,口感更纯,储存时间更长。壮族红糖,确保了甘蔗的自然蔗糖成分和甘蔗的香味,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壮族红糖制作技艺,从甘蔗的选取到甘蔗的砍收季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熬制出来的红糖色泽、口感以及储存时限问题。作为原料的甘蔗,必须是当天砍收且不夹带泥土的甘蔗,以保证其新鲜度。压榨出来的甘蔗汁要滤除杂质,并及时入锅熬制,存放太久会影响红糖的品质。熬制过程的搅拌、出锅、冷却、收块等都需要讲究火候、保证时长。因此,壮族红糖制作技艺有着独特的传承因素。

宁明壮族红糖制作技艺源于农耕生产,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研究左江流域壮族民族习俗、饮食文化、历史渊源的重要佐证。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祛斑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但是,因其技艺耗时长、过程讲究,深谙技艺的人员已逐年减少,且年龄老化严重,技艺传承面临一定危机。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壮族红糖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高,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若能实现批量生产,能大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原标题:广西宁明:壮族红糖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