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巍山扎染:绽放在土布上的“花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扎染是巍山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符号。初春的暖阳下,一块块蓝底白花、红底白花、黑底白花、黄底白花的窄幅布,随风飘舞;晒布的彝家女,左穿右梭。那场景,让人仿佛看到了彝家扎染的前世今生。

扎染的美,来自天然。巍山扎染,以蓝为主色调,蓝是天之蓝,却带着地气,蓝草的根现称板蓝根,《诗经》里“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说的就是蓝草。抚摸扎染花布的纹脉,就能号到植物的气脉,因它的坯布是用麻纺织而成的土布,染料是麻栗壳、黄栗树皮、板蓝根、紫草等植物的茎叶。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扎花布”。巍山是唐南诏国的发祥地,彝族扎染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南诏时期,先民为了日常生活及民间歌舞需要,用天然果实的外壳制作黑色染料,结合简单的天然植物染色法与民族图案制作早期民族服饰。从《南诏图传》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1000多年前,先民就懂得了“染采纹秀”。

巍山扎染布兴盛于唐宋,是当时人们的日常服饰之一。看似简单的一块扎染,所使用的手法却是千变万化,线的捆绑有一圈还有多圈;穿针引线的走向,可以带出不一样的纹理线条;下针的方向也会让肌理变得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扎染布的美,就美在它肌理裂纹,有粗有细,似断非断,是一种非人工的自然冰纹,是任何机械印染所无法达到的。

扎染的美,来自辛勤的劳作。时至今日,勤劳的妇女仍保留着最传统的方式,用针线在土布上结扎花样,用植物的茎叶做染料,染出深蓝色,赭石色的土布。然后拆开事前缝制的针脚,一块原本单调的土布上,刹那之间就成了一幅质朴而美丽的画,花鸟嬉戏,彩蝶纷飞,朴素典雅,散发着植物染料的清香。

千年的扎染工艺并未褪色,当地妇联组织成立“妈妈制造”扎染产业合作社,带动千千万万的妇女靠手中的扎染技艺,添补家用,增收致富,经她们之手产出的扎染工艺品服饰、桌幔、壁挂、方巾等产品,除在本地市场深受外地游客欢迎,还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昔日的喧嚣与繁华逝去,而扎染这一朵绮丽的民族之花却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持续绽放。许多扎染艺人,正用自己的匠心和执着,在一块块土疙瘩布上书写着延续千年的扎染传奇。



原标题:云南巍山扎染:绽放在土布上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