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古称“市声”,俗称“吆喝”,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的行商手段和营销艺术。“干啥说啥,卖啥吆喝啥”,过去做生意首先得会叫卖,不单是行商货郎,就连铺面坐商和路边摊贩也都是边喊边卖,招揽顾客。叫卖不光是会“叫”,吆喝得响亮,有“穿透力”,还要叫得有艺术,有滋味,让人一听不仅立马知道是谁,卖的什么东西,而且还得听着舒服,是一种享受。老苏州传统的叫卖声韵味十足,一听到“阿有坏个棕绷修伐”“阿要买热次谱烫馄饨菱、沙角菱、和尚菱吃啊!”就不由得勾起人们对老苏州小巷、里弄等传统意象怀旧而温馨的回忆。
然而,如今会原汁原味叫卖声的人越来越少,今年70岁的蒋余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蒋余祥不但会唱会吆喝,更对老苏州不少传统小吃、手艺很有研究。除此之外,蒋余祥还会南腔北调近十种外地方言叫卖。
圆脸盘、白净面皮。初见蒋余祥,完全没想到能把市井手艺人吆喝声学得如此惟妙惟肖的,竟是这样一位气质儒雅的老人。蒋余祥笑着说,自己其实是搞文艺的,现在还任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戏曲家协会副秘书长,虎丘街道文联戏曲家协会会长,2019年度获得苏州市群众文化“五个一百”工程优秀基层群众文化指导员。这学叫卖吆喝的爱好自幼就有,而严格说起来,还和自己喜爱文艺有一段极深的渊源。
蒋余祥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住老阊门附近,20世纪50年代的阊门附近可算苏州城内商业最繁华的寸土寸金地。那时候走街串巷的买卖人极多,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自己时不时会跟着卖货人学着吆喝几句,慢慢地也能学个七八分像。20岁那年,蒋余祥插队到江苏海安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因为嗓音好,又有文艺功底,他在兵团的宣传队工作三年,只要一得空,蒋余祥就喜欢和战友们交流各个地方的方言,特别是当地著名土特产的叫卖方法。因为兵团里的战友来自整个江苏省,所以那时,蒋余祥把苏锡常、苏中、苏北的方言都学了一个遍,像无锡油面筋、常州麻糕、盐城脆麻花,他都能用地道的方言吆喝。
“我学叫卖,刚开始是喜欢,自娱自乐。真正开始把它当成一种市井文化来收集、研究还是始于三十几年前的一次突发奇想。”蒋余祥说,那次他收看上海人民话剧团两位名角——周柏村、姚慕双的一场独角戏表演。由于这种表演方式可以一人分饰多种角色,喜爱文艺的蒋余祥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演苏州的传统叫卖。
随后蒋余祥开始着手整理记录姑苏传统的叫卖方式,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不仅如此,他还会仔细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吆喝声,然后再去方志馆翻看资料研究这些叫卖商品的制作细节,并做好笔记。
传统的手艺活他全都知道
对于传统叫卖吆喝,现在不少人也能即兴来上一两句,但是要模仿得惟妙惟肖就比较少,而能做这些吆喝声相对应工艺的就更少了。
“除了修棕绷,老苏州最常见的吆喝声还有修缸补瓮。”蒋余祥说,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一行已经不了解了,但老一辈人却有很深的印象。因为以前大多数人家是没有自来水的,家里用水都靠这一口大缸,所以修缸补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补缸一般要经过‘开槽’‘拉攀’‘补平’三道工序。老手艺人都是靠手工完成的,一般一个缸要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蒋余祥表示,虽然自己没有真的干过补缸活,但是具体细节早已深深印在脑海里了。
“补缸要先用小凿子敲出一截铁皮,然后用铁钉在裂痕两边敲出两条约2毫米的凹槽,这步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力度很重要,敲得太重会把缸敲碎,敲得太轻凹槽就不够深,铁皮就会吃不上力。最后,把盐卤混着铁砂抹在裂缝的地方,再嵌上铁皮。这样一只缸就补好了,就算倒进滚烫的热水也不会爆裂了。”
姑苏传统叫卖也包含外地方言
姑苏传统叫卖,不是一味以吴方言为主,也有很多掺杂了各个地方的方言俚语。蒋余祥不但会模仿近十种外地叫卖声,对外地人在苏州做生意的历史也颇有研究。
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正因为苏州的富庶,所以天南地北很多手艺人都来到苏州求生存、求生机,比如过去不少无锡人来苏州卖猪,常州人在苏州卖麻糕,而老苏州不少咸鱼海鲜档则是宁波人开的。
这些外地人的叫卖声也挺有特色。像“绍兴柯桥豆腐干,萧山萝卜干”“宁波龙山黄泥螺”“阿要买常熟大蒜头”“阿要买无锡油面筋,阿要买肉骨头,阿要买酒酿”,老一辈人都是耳熟能详的。而和吴方言完全不同口音的还有盐城地区“大饼油条,脆麻花”“麻油馓子”。这些叫卖声虽然短促,但确实是最真实的市井生活反映。一喊出来,就能勾起人们美好的回忆。
蒋余祥说:“吆喝叫卖是一个城市的声音,代表了很多人对城市的感情。现在的‘新苏州’‘小苏州’对苏州的传统都不甚了解,其实,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市井风情,是记忆,更是文化传承。”
原标题:江苏姑苏虎丘街道:传统叫卖声 重拾耳畔的老苏州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