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历史悠久,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2011年,莲湖精巧面塑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倍源是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传承人,自幼喜爱面人艺术,他将面人传统技法与动漫元素相结合,并公开面泥配方、刻刀制作工艺,在圈子里颇有名气,被大家称为“面人张”。
走进张倍源的工作室,各式各样活灵活现的面人最为吸引人。有忠肝义胆的关羽,风姿绰约的杨贵妃,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动漫人物。这些面人,大大小小地摆放在店内,打开了想象的世界。
张倍源说,和面塑的缘分起源于上小学时,他玩鞭炮,伤了右手,缝了46针。受此影响,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拿着笔画画,于是便尝试和大伯一起学捏面人。
他捏的面人栩栩如生,最大的有1.5米高、用了38斤面,最小的则如绿豆大小,不到50秒就能捏出一个人物头像,“像孙悟空这样的大件面塑,重在掌握力学原理,控制好它的平衡,不过这做起来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必须要有耐心。”作为面塑传承人张倍源已经可以驾轻就熟地在1分钟内捏出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头像:先把一团面揉得浑圆,再捏搓几下,头部轮廓就出来了。用拨子开脸,挑刀压出鼻眼、切出线条,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头像就出来了。
80后张倍源既是一个有着匠心的“守艺人”,又是一个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新兴非遗人”。张倍源留学日本,从事雕塑与动画行业,留学的七八年间,他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作品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及非遗产品。回国后,张倍源立志把小时候从大伯那里学习的捏面人技艺和自己在日本学习的收获结合起来,创办自己的面塑店,让更多的人通过面塑“玩起来”,让生活充满更多的乐趣。于是,他又向陕西、山西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学习了传统面塑的制作工艺。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用铁丝代替竹骨;为了使作品颜色更逼真,他用凡士林代替白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面塑,他公开面泥配方、刻刀制作工艺,让学生现场自己制作刻刀,回家自己制作面泥。
让面塑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赋予其时代特色,并在面塑的过程中获得生活乐趣,这就是张倍源这些年一直秉持的“初心”。
原标题:陕西西安面塑技艺传承人张倍源:带你天马行空玩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