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北蒙古族祝赞词:抒写游牧民族心灵史

日前,随着“肃北蒙古族祝赞词”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肃北蒙古族祝赞词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饱含着游牧民族集体精神的文学样式,以多姿多彩的内容表达了草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民族文学的独特个性。近日,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给记者解读了原汁原味的“肃北蒙古族祝赞词”。

“祝赞词是蒙古族抒情诗的起源,千百年来,祝赞词伴随着肃北蒙古民族穿越了岁月的长河。”山西动情地告诉记者,“今天,它仍然表现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过去需要它,所以它几乎无处不在;现在仍然需要它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所以它依然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身边。”

肃北蒙古族的“祝赞词”,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牧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节日盛会到婚丧嫁娶,从蒙古包到生产、生活用具……“祝赞词”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事物的功能、用途、特点、制作或成长过程,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成为蒙古族人民劳动生产、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神食粮。古老的祝赞词大多是对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赞颂,对渔猎畜牧生产的祈求祝福。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间祝词和赞词逐渐消除了那种原始的宗教色彩,代之以对劳动生产的直接描述和对劳动成果的热烈赞美。

“祝赞词”在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不同于一般民歌。民歌多是四行一节,重叠复沓,而“祝赞词”则是一气呵成,长短不拘。“祝赞词”主要是追求口语的自然旋律,是一种有一定套式和吟诵曲调的自由诗。



原标题:甘肃肃北蒙古族祝赞词:抒写游牧民族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