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包玉合有许多“头衔”,他是中南钻石有限公司自动化技术室主管,第三届中原大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但在他心里,最看重的是“工匠”这个称号。问他为啥,他说:“工匠代表的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36个春秋如白驹过隙,从大学毕业进厂的毛头小伙,到如今专利等身、高徒满堂的专家,包玉合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技术工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生产和科研第一线,勤于钻研,精益求精。凭借高超的技能,他成为“国宝级”专家,在国内金刚石行业赫赫有名。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们比以往推迟了10天开工。经历一场战‘疫’,职工们的凝聚力更强了,干劲儿更足了。”4月26日,在公司试验车间,包玉合身着蓝色工装,戴着口罩,时而手持工具在精密的电子主板上“精雕细琢”,时而在电脑前凝神注目。在他的身旁,整齐摆放着各种颜色、形状不一的电子元件。这里就是包玉合各项专利技术诞生的地方。
“原来是跟着别人跑,现在我们的不少技术已经世界领先。曾经国际上的对标公司,现在成了咱们的客户。”包玉合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2000年前,我国的金刚石工业十分落后,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英美韩等发达国家手中。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包玉合带领团队承担起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
由于金刚石生产制造的特殊性,机器一开就得连续14天不能停。夜里,车间技术上遇到问题,包玉合随叫随到。由于长期在机床上使用各种工具,包玉合的双手有8根手指都已弯曲变形。研发最关键的时候,他夜里常常只睡两三个小时,恨不得住在车间。为了查阅外文资料,他自学英语,翻烂了一本英汉词典,他成为厂里第一个通过英语A级考试的技术人员。
“宝剑锋从磨砺出。”玉合通过对创新的不懈追求终于打造出“金刚钻”。2002年3月,他成功主持研制出国内第一套人造金刚石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国内同行业创造多个第一。从此,包玉合在科研路上一发不可收。
“我们的设备已经升级到第九代,你看,这样的金刚石合成设备厂里一共有3500多台,清一色国产。在性能上,高品级产品产出率提高30%以上,节能率提高90%以上。”走进生产车间,包玉合指着一台白色的机器说。
如今,凭借自主创新,中南钻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金刚石制造商。“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我们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和设备升级改造。现在,一个新的科研项目正在推进,对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将大有帮助。”说起今年的工作规划,包玉合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