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城固架花:立体水墨画 民俗“活教材”

陕西汉中城固县位于秦巴之间,气候温和,雨量适宜,盛产稻米和苎麻,丘陵、山区地带又是桑和棉花的种植区,为广大劳动妇女纺纱织布、挑花刺绣打下了坚实基础。城固架花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刺绣工艺的一种,2009年6月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固架花又名挑花,被誉为“立体水墨画,民俗‘活教材’”。城固架花绣品以家织土布、麻布为主,色彩上淡雅素净,设色古朴单纯,多是在白色坯布上挑绣蓝花,也有用棕色、黑色挑花,注重黑白对比效果,色彩饱和协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

城固架花地方特色鲜明、做工精细,用“十”字针法、“一”字针法、编织针法进行刺绣,制成床罩、鞋袜、手帕、荷包等物品,在婚嫁、祝寿等传统民俗中广泛应用。作品有人物图案、几何图案、风景和文字图案,也有通俗戏曲故事。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团花、折枝花、盆花、花蝶,缀以角花、边花、几何形四方连续性编织图案等。典型性图案是“五果花”,即五种果:石榴、金瓜、佛手、柿子、桃;五种花:莲花、牡丹、菊花、桂花。花与果和谐搭配,呈现果中有花,花中有果的表现效果。

城固架花最早用于服装美化,后来作为妇女的陪嫁,延伸到床上用品、卫生用品、杂件等,不论是服饰还是日常用品,只要是易磨损的地方都用挑花装饰,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既达到了美化生活的目的,又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传统代表作品有《大舜耕田图》《状元游街》《鹿鹤鸣春》《桃柳渡江春》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固架花绣品已不多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固县开始搜集整理民间艺术品,通过举办刺绣培训班、组织研讨会、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传承城固架花。城固架花也因其绣品古朴淡雅、极具乡土气息而成为特色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传播地域文化、增进国际友谊作出贡献。



原标题:陕西汉中城固架花:立体水墨画 民俗“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