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自古以来,龙就象征着祥瑞。逢年过节,人们就通过舞龙来纳祥祈福。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有一项舞龙活动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便是埔埕椽板龙。
穿过鹅卵石铺成的古老而弯曲的巷子,走进梧桐镇上埕村的黄氏宗祠,记者看到,几位村民穿着艳丽的服装,手举着龙珠和长龙,随着他们的舞动和奔跑,一条长龙在空中飞舞。其中,带头的龙珠舞者是黄氏宗祠理事会会长黄培立,他已经舞了30多年的椽板龙了。
椽板龙通常保存在埔埕村的黄家祠堂里,其由32根椽板组成,每根椽板长4米,加上龙头龙尾,龙身共长138米,需近百人才能舞起来。同时,在每根椽板上,还都装有四个节能灯,外套小红灯笼,舞动起来甚是壮观。
“这个龙是黄氏祠堂里最早的椽板龙,代代相传,每年都要检修一遍。一般元宵节才会拿出去舞,每次使用后都要经过整理后完整保存起来,所以至今还有古老的味道。”黄培立介绍道。
椽板龙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乾隆时期达到鼎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说当时的梧桐镇埔埕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乡间便组织舞龙,每家每户自发捐赠一条板凳连接成龙,故称板凳龙。因板凳龙舞动起来太费劲,且动作笨拙不美观,后改用椽板制作,摆起来轻松自如许多,于是改名叫椽板龙。
自古以来,埔埕舞龙就是当地的一项盛大庆祝活动。每逢元宵佳节,埔埕就会举行盛大的舞龙活动。锣鼓一响,龙头一摆,全村老少都自发参与到这场盛事中。
活动开始前,安装好的椽板龙就会被搬到村里的古厝中,参加舞龙的村民来到古厝换衣、拿装备、装龙、举龙……晚上七点过后,舞龙拉开序幕。锣鼓开道,彩旗飘扬,龙一出祠堂走入巷子,就会引来村民的围观。龙头上下摆动,龙身不停翻滚。游龙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点上香烛,燃放鞭炮,虔诚迎送。舞龙活动流传至今,仍然是当地群众增进感情、密切关系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上埕村深挖本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一系列非遗展示、展演、体验活动等,强化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椽板龙的非遗传承人中出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他们从老一辈手中接过了非遗技艺的“接力棒”,弘扬传统文化,助其焕发新活力。
原标题:福建永泰埔埕椽板龙:舞出团结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