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多:信息化战“疫”的幕后急先锋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医疗物资告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院长刘多带领一支技术团队,第一时间加入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和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战“疫”。

疫情期间,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再到产业融合发展,刘多带领下的中国信通院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立足“两个强国”建设全局,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了贡献。

“疫情就是战情”

面对疫情,刘多统筹做了两件大事,头一件就是争分夺秒迅速搭建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

疫情暴发初始,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面临需求不明、底数不清、对接不畅等诸多困难。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靠前指挥、前瞻布局,在1月24日(大年三十)决策部署建设“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并将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信通院来承担。

忆及当时,刘多向记者表示:“当时我就想,现在是信息化社会,通过技术手段收集信息、调配物资,这是我们院的优势,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疫情就是战情,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

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刘多迅速部署,连夜组建技术团队,并亲自带领几十人驻场工作。刘多带领团队强力攻关,以“小时”为单位,争分夺秒快速建设、持续优化。历经三天日夜无休的奋战,1月28日,平台1.0版本上线,实现了重点医疗物资保供企业的生产监测功能。

“虽然不是在武汉前线,但整个团队也算是幕后逆行者,同事们都是马上结束休假返回北京,主动加入到平台建设中来,经常白天晚上连轴转,没有一句怨言。我记得,还有一位同事当即从北京西站返回,临时取消了回家过年的计划。”谈到大家的付出,刘多满怀敬意。

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防疫物资“朝八晚七”调度例会上,平台工作每天报告最新建设进展和信息监测动态,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部署快速升级功能。

刘多介绍,在战“疫”过程中,平台快速迭代,相继实现了组织调度、电子订货、物流监控等系列功能;加载了政企信息协作、央地信息协同、部际信息共享、国际信息互通等能力;实现了对9大类161种产品的产能、产量、原材料、库存等关键信息的监测……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战“疫”的实力。

谈起团队,刘多满是自豪:“这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对我院的技术实力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持续三个多月的高强度作战也是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的好机会。”

“全院员工身体健康,这是让我最欣慰的。”刘多表示,虽然忙碌,但忙中有序,信通院是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防控要求前提下推进工作的。尤其是在物资紧缺的2月,刘多每天都会与在武汉的同事沟通情况,并想办法调拨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

“做科学研究就要厚德实学”

“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和信心,就是源于全院员工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扎实的长期研究积累。”刘多告诉记者,始建于1957年的信通院,为我国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厚德实学、兴业致远,是信通院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做学问、做研究、建平台,不允许浮夸,不能把1说成10,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刘多表示。

“通信行程卡”是刘多统筹做的另一件大事。2月,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全国都面临着复工复产的问题,但以各地自建为主的健康码,由于缺少统一标准,给人员跨省流动带来了不小挑战。

刘多明白,要想做到人员合理流动、安全复工复产,全国通用、一卡通行迫在眉睫,数据客观准确时效性强、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至关重要。为此,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刘多第一时间作出工作部署,组建团队与三大运营商紧密沟通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共同推出了“通信行程卡”。2月13日,“通信行程卡”推出短信查询服务,2月29日,网页版查询服务上线,3月6日小程序上线,4月21日行程卡App1.0上线,4月30日行程卡App2.0上线。

“通信行程卡”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紧急上线,在交通场站、产业园区、居民社区获得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通信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大大提升了流动人员查验效率,为用户返岗复工带来了很大方便。

由于通信大数据客观准确,“通信行程卡”自3月21日起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防疫健康信息码提供行程核验力,为全国人员流动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防控,高效追踪密切接触者成为重要努力方向。4月30日,“通信行程卡”新增蓝牙功能,升级为2.0版本。刘多介绍,在公共场合近距离接触过的双方都开启了“通信行程卡”App服务,如果一方被诊断为确诊或疑似患者,另一方就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橙色卡片和短信提醒,从而及时进行健康观察。

“每一个版本的推出,每一个功能的完善,我们的项目团队都经过了上百次的研究测试。”刘多介绍,以行程卡App上线为例,工程师要对每一个手机型号去做适配测试,每一处细节的变化都需要调整相关参数。

刘多也坦言,这是信通院首次开发提供面向C端的业务,挑战可想而知,“但不去尝试怎么知道我们行与不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做,把研究做扎实就可以成功。实践也证明如此,许多用户就反馈:行程卡功能简单、规则容易理解、操作便捷、无需录入过多信息,建议大力推广。”

截至5月16日,“通信行程卡”手机App、小程序、网页、短信累计查询次数已经超过12.3亿次。

“为国家做支撑,为产业做贡献”

在信通院的官方简介中,其发展定位是“国家高端专业智库、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在刘多的眼里,就是为国家做好支撑,为产业做出贡献。

实际上,疫情期间,在刘多的带领下,信通院在多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信通院为帮助企业科学防疫、智能复工,发布《疫情防控支撑服务手册》;开发了工业互联网、5G应用和数字健康资源的供需对接平台;携手中电互联发布基于标识解析体系的口罩溯源平台,通过采用云端部署,节省企业服务器等硬件成本和后续运维成本;联合百余家标识节点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打通权威数据,共同开发复工直通车……

以在线教育为例,刘多向记者介绍,为评估全国“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相关平台的网络能力,信通院对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开展监测,形成报告并反馈给运营商。对于上网速度较差的地区,督促运营商进行设备扩容,保障了广大师生网上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