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振民:想培育一些更好的扇贝

“曾经名贵的海珍品扇贝,如今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我们育种人员感到既高兴又觉得失落。”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坦言:“高兴的是,扇贝成了大众贝类,价格很便宜,老百姓吃得起;失落的就是,名贵的海珍品,价钱越来越低,变得不那么珍贵了。我们想培育一些品种更好的、品质更高的扇贝,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2008年,包振民科研团队因扇贝苗种培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包振民团队“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该年度水产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培养好学生是我的主业”

“作为一名教师来讲,培养好学生是我的主业。”6月3日中午,结束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网络答辩会,包振民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说。

受疫情影响,毕业论文答辩采取了网络答辩形式。作为答辩会主席,6月2日晚上,包振民从外地出差回来,6月3日一早就到校主持答辩会。他说:“这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即将毕业踏上社会,其他的事情再多,学生的本科答辩和研究生答辩我肯定要亲自参加,这样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鼓舞,我们也希望为喜欢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给予指点。”

从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近40年了,包振民一直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近百人。近五六年,在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包振民院士都要给毕业生党员上一次毕业党课,结合校史、院史,讲到自己求学、教学和科研的人生经历,与大家谈理想,谈责任和坚持。

“古人说三十而立,在今天,就要在人生最美好的光阴里努力奋斗。大家可以在毕业后的前5年打基础,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做事业,最后把事业做大做强,成就你的快意人生。”包振民对同学们说。

推动海水养殖良种化

“煮熟了,红彤彤的,既喜庆,又诱人,因为最早是在蓬莱培育的,就把它命名为‘蓬莱红’。”包振民说,他很喜欢吃扇贝,特别是自己培育的品种。

“我们团队一直都在做扇贝育种,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包振民介绍,我国海洋水产养殖第三次产业浪潮以扇贝养殖技术突破和推广为标志,但良种匮乏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介绍,之前传统的育种方法是从表型即外观来推测扇贝可能具备的遗传基因,后来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得到发展,即一次对几万到几十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使得对生物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但是,高通量基因测序成本较高,也成为困扰科学选育优良品种的一大难题。

包振民科研团队经过十年攻关,创建了新型低成本、高通量全基因组标记筛查分型技术,自主研发了针对全基因组遗传效应评估的算法模型,准确率较国际算法提高20%以上,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1/10。

“蓬莱红”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首个扇贝新品种。后来,结合“蓬莱红”的优良性状,包振民团队又研发出了我国首个采用全基因组育种技术培育的水生生物新品种——“蓬莱红2号”,产量较“蓬莱红”提高25.43%,成活率提高27.11%。

包振民团队构建了扇贝育种网络平台,育成“蓬莱红”栉孔扇贝、“海大金贝”虾夷扇贝、“海益丰12”等5个国家审定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良种化进程,创产值近500亿元。

随着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发展,我国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年产80多吨,上升为如今的200万吨。

薪火相传报国情

包振民科研团队绘制了扇贝全基因组精细图,阐明一批重要性状的决定基因和调控机理,使我国的贝类遗传学和育种研究居国际前沿。包振民说,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主攻扇贝方向,但这项高通量全基因组分型技术不仅仅应用于扇贝育种,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海洋水产养殖,更可以拓展至农业育种、分子技术和精准医疗等领域。

实际上,包振民团队的技术已经应用于100多个物种,鱼虾、水稻、大豆……“有些科研技术是一通百通的,我们的目标,是人类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2020年5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迎来建置九十周年,为童第周先生、曾呈奎先生敬立铜像,希望铭记历史、致敬先驱、激励后学、以启未来。

“童第周先生、曾呈奎先生是海洋生命学院前身生物系的创建人,为学校和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我国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包振民说,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人生丰碑,激励我们薪火相传。“科研是一代人接一代人持续不断的事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海洋生命学院院长,我也想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