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总部位于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以下简称中铁装备)视察,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做出了“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
如今的中铁装备,盾构机订单已达1090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八年第一,产销量连续三年世界第一,这都是经过中铁装备的营销团队拼搏而来,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就是营销中心总经理、“盾构先生”朱有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朱有伟感慨,虽然是中铁装备唯一的“盾构先生”,但他一直把自己当成“盾构学生”。
一炮打响,中铁装备在全国有了话语权
1990年,从湖南株洲铁路机械学校毕业的朱有伟被分配到中铁隧道局工作。2004年,朱有伟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乡机械制造分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2007年成为经营部长,从此开启了职业营销生涯。2009年12月22日,中铁装备注册成立,开启盾构机生产制造岁月。2011年,中铁装备总部从新乡迁到郑州。而朱有伟的盾构机销售第一单,发生在当年冬天的成都。
当时,成都地铁2号线、4号线获批开建,参建单位除既有进口盾构机设备外,需要额外新购8台盾构机。成都的地质复杂,漂石、砂卵石、涌水突出,在以往的地铁施工中,所有盾构机全是进口的。施工方的态度是坚决不用国产盾构机。
朱有伟到成都,先跟施工单位交流,再请国内知名专家论证,接着又想办法征得地铁公司的同意。最终,施工方采购四台国外盾构机的同时,另外选择了四台中铁装备的盾构机。
具体施工时,施工方有意让中外盾构机比高下,双线同时掘进。“我们的盾构机始发晚于对方,但率先出洞,消耗低,另外,我们提供‘旁站式’服务,维护人员24小时值守在盾构机旁,而国外盾构机总是在出故障时维护人员才姗姗来迟。从此,施工单位彻底改变了对于国产盾构机的看法。”
在地质复杂的成都一炮打响,中铁装备的盾构机在全国有了话语权。
后发制人,个性化方案让客户青睐产品
时间来到了2018年,内蒙古上马一个供水项目,欲采购5台盾构机。
“我们知道的时候,竞争对手也在行动,他们的主要领导已多次拜访施工方并建立了联系,天平已经向对手倾斜。”朱有伟说。
仔细梳理这个项目后,朱有伟和他所在的中铁装备集团积极努力。后来,施工方接受了中铁装备提出的建议: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原来要一个包招标,后来分成两个包招标。最终,在对方招标的“两大三小”五台盾构机中,朱有伟拿下了两台大盾构机的订单。
朱有伟说,这个是“后发制人”,在别人耕耘很久的情况下,夺走了一块“田”。在朱有伟看来,要通过创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方案,这样才能让对方青睐自己的产品。
喊我“盾构学生”更合适
从2009年到2020年,朱有伟在营销岗位一干就是11年。从销售第1台盾构机到如今的第1090台,10余年间,销售人员“有来有走”,唯有他自己没有任何变动。
2014年5月10日,朱有伟作为公司“设计、销售、生产、售后”四大环节中的“销售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在2020年2月11日至12日中铁装备“两会”上,他被评为“盾构先生”,也是中铁装备公司成立十年来3500名员工中唯一的“盾构先生”。
“我觉得,应该喊我‘盾构学生’更合适。”朱有伟谦虚地说,这份荣誉是对整个营销团队的肯定,是大家的功劳,而他只是个代表,应该向大家学习。
如今,中铁装备的产品遍布国内40多个省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八年保持第一,并远销法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阿联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黎巴嫩、以色列、越南等21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三年世界第一。
“其实,做营销就像打仗一样,首长把任务交给我,那我就必须带领弟兄们攻下山头。”朱有伟透露,十多年来,他一直把单位给他敲定的最高目标当成最低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竭尽全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把每件事儿都做到极致,就会成功。个人会成功,企业会成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才会成功。这是朱有伟做营销以来最大的感受。
对于未来的营销之路,朱有伟将“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就是给客户解决问题的初衷,而不是只想着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