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兰:蹲守在大山里的科技特派员

作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一位80后的助理研究员,为了挚爱的科研事业,她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生活,独自一人钻进山高林密的大山里,成为一名蹲守在大山里的科技特派员。

“株高、茎长、叶宽要测量精确,植株长势变化要记录翔实,才有利于区别不同省份、不同地域七叶一枝花在相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在资源圃里苏海兰一边拿着卡尺对七叶一枝花进行认真测量,一边对围在她身边的几个年轻人传授相关知识。

2016年,承天集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深化战略合作,需要一名专家蹲守基地三到五年,以便对七叶一枝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已持续跟踪观测了两年的苏海兰主动请缨,要求到基地驻守。当时还在哺乳期的苏海兰把正读幼儿园的大女儿交给婆婆,自己则携母亲带着小女儿,于2016年10月从省城来到寨里镇可坑药材种植基地,开始对仿野生状态下的七叶一枝花进行种苗繁育、人工栽培科学试验。

可坑基地远离村庄,近2000亩山林内种满了七叶一枝花。这里山高林密,蚊蝇成群,更有多种毒蛇时常出没于草丛,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尚在哺乳期内的孩子,要长期蹲守在远离人烟的大山里,没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而苏海兰在整个哺乳期,也没休过一天假。这份对事业的执着之情,令人敬佩!”高扬前说。

为了比对野生状态下与大棚内种植的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差异,缩短人工繁育七叶一枝花种苗周期、提高种苗出苗率,苏海兰每天必须前往山林几个试验观测点对种苗进行测量、观察、采样,而每个点观测都必须连续一周,不能间断。由于山内不但蚊虫肆虐,还得随时提防隐藏于草丛中的毒蛇,所以不管多热的天气,她都得全副武装,包好头部、裹紧衣服,穿上雨鞋,拿着木棍。白天她钻山林,进大棚,晚上还得将得到的数据整理归类。“我做的项目是七叶一枝花栽培试验及重楼种苗扩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必须深入试验点,通过实地观测,获取原始数据,才能为项目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苏海兰说,“省农科院与承天药业有一些关于七叶一枝花的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研究,而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一线的观测数据非常关键。”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既要忙事业,又要照顾家庭,苏海兰只能自己把工作时间扩展,平时在基地加班,周末赶回福州看望孩子。今年暑假,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项目研究,她把两个孩子接到基地,两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才1周半,苏海兰母亲心疼女儿,更心疼两个外孙女,所以也从福州来到可坑当起全职保姆。苏海兰说,把孩子接来这里,这一个月就不用分心,可以更专心做事。这一个月是高温期,病虫害多,而这个季节又是七叶一枝花促果很重要的一个时期,想突破七叶一枝花的种子繁育,就要从这个时期开始保护果实。另外,苏海兰觉得让小孩子到身边来,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也有机会让孩子明白妈妈总出差是为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做自己的工作。因为能天天与母亲在一起,虽然可坑基地没有娱乐设施,甚至连电视都没有,但两个孩子仍然住得很开心。

重楼品种繁多,云南、四川等地滇重楼种苗较多,通过多种渠道销往福建,但由于海拔、降水等环境的差异,并不适宜在福建种植,苏海兰指导种植户正确选择品种,每亩直接减少种苗损失3—5万元。

为了让企业的科研项目能够持续,苏海兰把公司的6位员工纳入科研团队,带上他们一起从事七叶一枝花的人工仿野生栽培研究。平时团队成员一起参与土壤取样、数据测量、果实收集、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等项目研究。把生产跟技术研究结合起来,最终让团队成员不光能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能表达、能培训别人,有助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推广,最终做到授“鱼”与授“渔”兼得。

目前,团队研究项目《七叶一枝花的快速结实繁殖方法》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而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贮藏物质及淀粉酶变化研究、云南重楼种子萌发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及酶活性变化研究、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已形成文章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