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破云霄,飞向太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至此,有北斗“母港”之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我国所有的北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一)
1970年冬,一支神秘的队伍从茫茫戈壁滩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跨过大渡河,来到大凉山深处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
50年来,一代代西昌航天人在这片长征路上的“彝海结盟”之地,建造起一座享誉世界的现代化航天城,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架起“通天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史馆里一直陈列着这样一张照片:穿着净化工作服的航天人排成一排,或跪着或蹲着,在测试厂房内认真地擦着地面。
这一幕发生在1990年,中国航天承揽的第一个国际商业发射任务——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在即。
当时,外商要求卫星测试厂房的清洁度指标必须达到十万级。也就是说,一立方英尺的空气中,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能超过10万粒。
那个年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设备设施还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西昌航天人持续工作半个月,用绸布和酒精反复擦洗厂房的地面和墙壁,最终使指标比规定的十万级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样的举动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是一件很小的事,却凸显了西昌航天人追梦路上的奋斗与拼搏。
50年追梦征程,一代代西昌航天人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孕育形成了“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和“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海岛创业精神,涌现出“航天报国模范地面站”“西昌航天百战群英”“01指挥员天团”等一大批航天英雄。
“一批又一批航天追梦人接续传递西昌航天精神和海岛创业精神,才带给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他们都是铺路石,金子般闪耀在岁月的最深处;都是螺丝钉,钻石般旋转在共和国的年轮里。”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
(二)
1984年4月8日,搭载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横空出世,中国人在36000公里高的赤道上空开辟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回忆起那天,曾在西昌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军的激动之情仍难以言表:“任务成功后,我们几个30多岁的汉子高兴地在地上打滚……”
然而,航天发射是高风险的事业。追梦之路上,西昌航天人也经受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1992年3月2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火箭点火后发动机紧急关机,发射中止。
当时,棕红色的毒烟弥漫在发射塔架周围,加注满燃料的火箭随时都有倒下炸毁的危险。危难关头,英勇的西昌航天人逆行跑向发射塔架抢险,保住了卫星,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发射场。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为此,西昌航天人与航天工业部门一起总结原因教训,开展质量文化建设,推出“双五条”归零标准,建立“双岗四检查”“回想、预想”等制度机制,在国内发射场率先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起一整套组织指挥、技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管控制度规范,中心综合发射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贯通专用线、会战发射场……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座发射塔架在荒山野岭中竣工验收,到我国首个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全面建成,一代代西昌航天奋斗者铺路奠基、接续奋斗,开启两场高密度并行发射的最美交响乐章。
(三)
6月23日上午,有“北斗专列”之称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又一次在这个中心实现完美飞行,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向浩瀚星空。
事实上,每一次火箭腾飞的背后,都凝聚着一代代西昌航天人追梦不止的奋斗印记。
1994年2月8日,我国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具备发射高轨道重型通信卫星的能力。
为了确保首飞成功,发射场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从扳手手柄长短的改造、塔上电缆如何布置,再到规程的书写等等,都是操作手和科技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一次次摸索、一遍遍实验出来的。一次总检查测试下来的所有数据图,比火箭还要长。
特别是在近两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实施20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将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新纪录,在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再次创造了“中国速度”。
“中心与北斗共成长,北斗组网高密度发射史也是中心发射能力的快速提升史。”中心主任张学宇介绍说,如今,中心综合测试发射能力相比20年前提高了4到5倍。
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铸天链……半个世纪来,中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第一”。在新的长征路上,西昌航天人追梦奋斗创奇迹的脚步将更加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