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国人再征寰宇。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面对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告诉记者,“我们信心满满!”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翟志刚穿着印有“飞天”字眼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舱外服,左手扶着舱外把手,右手挥动五星红旗,在深邃无垠的太空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
——这一画面定格在亿万人民的脑海里。
那是2008年9月27日,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翟志刚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13年后,翟志刚再次以指令长的身份征战太空。
“重新归零,从头再来!”
神舟七号任务结束后,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获“航天功勋奖章”。
身体会失重,但心灵永不“失重”。返回地球,他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开始,时刻为飞天准备着。
有人问他:“你已经功成名就,又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
他的回答铿锵有力:“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只要党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如今,虽然年过半百,翟志刚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近24年的航天生涯,让他深刻明白每一次出征太空的机会有多不易。
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到2008年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十年磨一剑的艰辛,让翟志刚刻骨铭心。
鲜为人知的是,翟志刚先后作为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但数次备份,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新的任务一旦开始,这名老将又要从零开始,面临新一轮选拔。
日复一日地训练,一次次接受挑选,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走下来?答曰:“热爱!”
为飞行而生,而飞行也带给他荣耀和自豪。
在这13年间,这个声名显赫的航天英雄一直在默默备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翟志刚说。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翟志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新参加任务的航天员,即使有年轻人和他的意见发生冲突,这名老将也愿意在完成训练后,和年轻教员沟通想法。
“这么多年以来,面对这些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己已经无数次完成过的训练,仍然要有像小学生一样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翟志刚说。
可亲可敬的邻家大哥
在神舟七号出舱活动中,翟志刚“宁可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一番话,引发无数人的敬意。
其实在飞天的背后,危险始终如影随形。
在水槽训练期间,翟志刚遭遇了一次惊险。当时他沉到10米深的水下,气瓶意外漏气了。
这时,如果航天员快速上升,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现场监测的科研人员紧张起来,指挥潜水员配合翟志刚出水。
翟志刚面色沉稳,与潜水员交替共用一个气嘴,按规定动作缓慢游出水面。
一上岸,训练负责人赶忙上前询问,“身体怎么样?”翟志刚说,“没问题,可以继续训练。”
在网友的心中,这个头顶光环的东北少将,还是一个“行走的段子手”。在神舟七号任务后,翟志刚接受采访爆梗不断,被网友称为“宇宙级梗王”。
记者问:“发射时是什么感觉?”
翟志刚脱口而出:“当时就像是有人从我后面咣的一脚,把我从正面踢到反面,完了之后我就悬在那了。”
回忆出舱时那一刻,翟志刚说:“一打开满眼蔚蓝,但紧接着低头一想觉得不对劲,外太空应该是黑色的,怎么是蓝色的呢?哦,原来这是地球。”
“但凡有他出现的场合,都充满欢乐。”跟翟志刚打交道的科研人员这么说。
王亚平告诉记者,从他那不仅能得到快乐,还能收获信心和正能量。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予帮带,而且给予鼓励和肯定,大家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在太空执行出舱任务时,神舟十三号乘组作为地面支持岗进行观察。
翟志刚发现,拆卸工作台和脚限制器等大型设备时,由于太空失重无法固定身体,一只手悬浮在空中,另一只手很难操作设备。
这之后,只要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翟志刚就琢磨如何克服这一难题。他尝试着利用身边的扶手或环形扶手固定自己的脚,再去插拔设备。
做完之后,他马上喊来乘组其他两人一起体验。
“翟哥不仅是指令长,更像师父一样,恨不得把他自己身上所有的本领都倾囊相授,他一遍遍地演示怎样摆放,用脚跟还是脚尖,怎样去操作 。” 叶光富说。
出征前的采访,翟志刚再出金句,他说:“高高兴兴地飞出去,兢兢业业地飞行中,安安全全地飞回来。作为我们这个乘组,作为我个人,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神十三任务完成好!”(占康 邱晨辉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