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亚辉:给卫星擦亮遥望地球的“眼睛”

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师亚辉的绰号是“老枪”。

“要攻关找‘老枪’。”

“‘老枪’不仅技术水平高、善于攻关,还不服输。”

这是同事们对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师亚辉的评价。

近年来,这位“老枪”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推动了遥感专业的技术进步,保证了航天任务的成功。

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首次联合开展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师亚辉被遴选为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遇到问题就兴奋

师亚辉中等个头、身材消瘦,体重不足百斤,胡子拉碴、不修边幅,唯有一双眼睛闪闪发亮。

师亚辉出生于山西运城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说,自己年少时比较贪玩,直到初三才第一次有了压力。凭着一股子倔劲儿奋起直追,考上了山西省最好的高中之一——康杰中学。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学校的计算机等配备齐全,这在全国也不多见。我能接触的知识更多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师亚辉说。

1999年,师亚辉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本科学习环境工程的他跨专业考研,来到北京学习信号与信息处理,为他的航天人生打下基础。

2004年,他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毕业后,就走进了航天大门。

在同事眼中,师亚辉是一个沉浸在科研世界的独行者。

大家调侃说,师亚辉就喜欢攻关,遇到问题就兴奋,活像一杆火力十足的冲锋枪,不横扫一切技术障碍不罢休,“老枪”的绰号便由此而来。

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第一个高分辨成像雷达项目在西安阎良挂飞,课题组白天在条件艰苦的室外挂飞,晚上又通宵达旦对数据进行分析。虽然连续奋战了几个通宵,但有个问题始终没能被很好地解决,其他人都身心疲惫,而这时的师亚辉却像被注射了强心针一样,依旧坚持工作。

“我们的核心专业是信息获取、信息通信,还有关键成分的测量。通俗一点讲,我们做的东西跟人的眼睛差不多,是在卫星上用微波雷达、光学雷达等各种遥感观测手段,获取星球上的岛屿、森林等各种信息。”师亚辉说。

“混淆”生活和工作

多年来,师亚辉把产品当作孩子一样看待,每个细节、研制步骤都烂熟于心,闭上眼睛都可以将产品拆解开。

“惧怕一件事物,是因为对它不够熟悉。不断了解和钻研,总能战胜畏惧。我从小性格倔强,不会有放弃的想法,最多就是多耗费一些时间精力。”师亚辉说,“干完了睡一觉,最长睡过20多个小时。”

师亚辉“混淆”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一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支撑他的不仅是自豪感与荣誉感,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师亚辉的单位,流传着一个故事:为了确保一个重大项目进度不延误,师亚辉吃、住都在实验室,连续7天都没出去。每当他忘我地解决技术难题时,周边发生了什么他都全然不知,一旦问题解决,他往往大喝一声疏解压力,把周围人吓一跳。

“做航天项目,必须把原理吃透,把需求摸清。航天产品都是定制的,需求指标定好后,必须百分之百完成。达不到百分之百,上天就有可能失败。我必须对我做的东西负责,必须对产品参数、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各环节人选特别清楚。”师亚辉说。

有一年夏天,正值攻克国家某重点项目的关键时期。那时,每天早上同事们都会在办公室里发现一张打开的行军床,旁边,“老枪”一个人专注地坐在电脑前,办公桌上的塑料袋里装着些充饥的方便食品。

几天后,一个细心的同事在超市给“老枪”买了几双袜子,大家才注意到他光脚穿着鞋,连续几天都穿着同一身衣服。

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不延误,他吃、住都在办公室,默默奋战。随着盛夏的悄然离去,此重点项目也顺利完成,“老枪”以他自有的拼搏方式攻克了项目上的技术难关,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他的钻木取火精神。

“‘老枪’是我遇到的最聪明、最勤奋的人,他的人格魅力将课题组紧紧凝聚在一起。”师亚辉的同事史永康说。

在讨论问题时,平时温和的师亚辉也会发火拍桌子。为何没完成?具体出现了哪些问题?“大家不会因此不快,因为师亚辉是很单纯的人,对事不对人,很多问题都是在大家的讨论中推进起来的。”史永康说。

冲在攻关最前沿

在研制某项重要任务的过程中,项目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事务繁杂且千头万绪,感觉无从下手。

“老枪”作为项目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他深知稳定军心的重要性,于是淡定地鼓励大家:“你们看,河里游的那些鸭子两只脚在水下拼命地划,但我们看浮在河面上的它们却悠然自得、气定神闲。”其实大家知道,项目不能按时完成,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老枪”心里比谁都急。即便如此,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鼓励大家一起寻求突破。

师亚辉这种坚韧不拔和不服输的精神,让周围的人对他信心百倍,团队有了他大家就安心。

“看到他,我就想起‘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几个字。他就是航天精神的践行者。”师亚辉的同事刘斌说,师亚辉的专业能力特别强,也是团队的主心骨,只要看到项目的总负责人是他,大家就觉得项目稳了。

师亚辉始终冲在最前面,带领大家理清思路,根据团队成员的技术特点分组清理故障树,查原因找问题,圈出重点各个击破,终于赶在时间节点前完成了故障分析,确保了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

当他们参与研制的产品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闪亮登场时,团队所有人都觉得“老枪”带着他们拼命的那段日子值了。

“国家有需要时,我们的产品能派上用场,我们都非常自豪。”团队成员张雪说。

师亚辉还是新时期重点任务数字化多功能二维相控阵雷达的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年轻的研制团队圆满完成了该项目,其综合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获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他先后承担完成了毫米波目标监视雷达、可变焦宽视场红外相机、成像雷达实时仿真系统、三维成像雷达、毫米波干涉测量雷达等10多个课题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在其中发挥了核心和关键作用。

“航天强国,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在“老枪”的心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按照任务要求一丝不苟地落实每项工作。(记者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