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全能”总体的追星路

“铃铃铃……”急促的电话声响彻整个机房,值班员刚拿起电话,就听到:“王组长在吗?我们的数据丢了、网络也不通……”

电话中要找的王组长,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单位通信总体王翔。作为同事们心中的“全能”总体,王组长堪称整个通信岗位的“定海神针”。

通信岗位的“定海神针”

电话是从距离100公里的某点位打过来的,因为情况紧急,点位负责人的语气中明显带上了焦虑:“通信设备显示屏上一平面路由器突然出现了数据丢失,主控板正在重启,网络持续不通……”

事发紧急,王翔顾不上多想便连夜赶到现场,紧锣密鼓地查看通信设备现场记录、观察设备状态及主控板、重新配置参数……常规的故障处理流程走下来,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部分数据仍不可见,即使重新把数据补全,反复启动,数据依然持续性丢失。

这时已经凌晨2点多了,距离早上任务合练时间不足5小时,问题若是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整个任务进程,压力开始弥漫在全体通信人员的心头。

经过反复分析和故障分离,故障最终被定位到路由器设备上,但若要确定具体的故障点,必须协调所方及联通公司等多家单位配合对通信线路进行全面检测,工作流程极为繁复却又出不得半点差池。

王组长没有过多犹豫,当机立断指挥将备份路由器换上,在5时30分切换线路,调试所有设备,开始进行测试。最终,在6时20分彻底全线通畅,验证了故障点。7时20分,准时参加任务,设备状态正常。

通信设备更新换代特别快,由于对IP认识不够,单位某装备网卡一度出现严重拥堵的情况。问题出现后,全体技术人员对问题进行拆分、分离,几乎都将遥测设备翻了个底朝天,问题仍未解决。

眼见工作陷入僵局,王翔果断决策,带领同事们根据设备原理和网络设备工作原理再度进行全面的溯源寻根,通过不断试验和分离,最终判断可能是数据的超大包在局域网内经过分片后在网络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偶尔有小部分的分片数据出现丢失,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完成组包,引发设备CPU一直处于等待状态,从而导致设备网卡收发数据故障。

事后,经过了解得知单位内有设备的点位基本都存在类似的隐患。经过这个故障后,王翔将单位的所有设备都采取了使用两个交换机的方法,有效避免了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披荆斩棘的“开荒先锋”

在某点位建立之初,装备缺位、人员不足,物资匮乏到甚至连部电话都没有,更为严重的是以往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受其本身点对点、带宽小、扩容难、不灵活等自身问题的限制,已不能满足任务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单位研究决定另辟蹊径,使用网络交换机,但该型装备在当时可供参考查阅的资料少之又少,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系数。

明知是个“烫手的山芋”,王翔却依旧主动请缨参加这次建设。在布控线路、铺设钢管的过程中,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土方法,将钢管绑在水管上,有时通不过去的时候就用铁丝钩,当时组里的其他同事说:“王组长1米81的身高,有几次水都没过他的腰际,他经常跳到深沟里布线,别人都不好意思不干。”经过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圆满安装并调通了通信设备。

有了这次的经历,新办公大楼的搬迁工作也就落在了他的肩上,这次面临的困难更重,是全面通信系统改造。面对泥泞道路,他首先组织人手将上面的杂草清除干净,再带领着同事们开始挖掘、布线,若是出现场所没有预留线路口的情况,还需要自己拿起电钻进行打孔;在楼层间的竖井没有设计设备托架时,则必须自己动手利用角铁做线槽板子。

在一次任务中,王翔来到某地区进行跟踪保障。在高原3300米以上,他硬扛着呕吐、缺氧等强烈的高原反应,钻沟布线、组网入网,在执行任务的15天内甚至顾不上洗一次澡,最终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所有工作。这份勇挑重担、顽强拼搏的“狠劲”至今仍让同事们赞叹不已。

攻坚克难的“‘全能’总体”

王翔大学主修的是光电子技术专业,到单位后,恰巧通信专业缺人手,他作为替补人员顶上了岗位,因此若真要较起真来,现在的“大拿”王组长并不是科班出身。

但他却偏偏能从最初的替补一步步成长为通信的总体人员,靠的就是那股肯钻研的冲劲和不放弃的韧劲。在岗位中,他向深研设备的老技师学习,向扎根场所的老师傅请教;在理论上,他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设备学,经过持续不断地深耕,最终才成长为通信专业的负责人。

当时,DDN(数字数据网)这项技术,本是派遣另外的通信总体外出培训的,但由于外派人员恰巧休假,又急用此套设备,他就赶紧拿出说明书,研究原理,自己动手制作数据线,并焊接16根数据线,按照线序几帧对应几帧的协议进行,这才把问题解决。

成为单位的通信总体人员后,他利用自己所学绘制了单位各点号的通信图,在2005年那个时候,通信技术还不是很普及,可借鉴的资料还很少,为此,他只能翻译《摩托罗拉调制解调器》的纯英文说明书。

这本书是领域内的权威,共计300多页,专业术语繁复庞杂,整体内容晦涩难懂,但他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全部翻译完成,并结合单位的通信设备,撰写了《通信设备作业指导书》,之后又结合通信设备典型故障,经过自己的分析形成了《故障统计分析》,成为了岗位操作的必备指导书。

神舟十二号满载着国人的期盼腾飞苍穹、遨游寰宇,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再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王翔作为单位通信专业总体,同时肩负着卫通、时统、调度等十几个专业、近百台设备的参试方案策划和技术保障工作,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矢志航天,扎根奉献,作为航天人,作为党员,我感到无上光荣。”回望十八年的“追星”路,王翔感慨万千,“我愿意扎根在浩瀚星空,以为祖国航天事业保驾护航的方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