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的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花生研究院试验田里,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农业大学(以下简称青岛农大)农学院教授王晶珊一直忙着在地里查看土壤情况,已经播种的“宇花18号”耐盐碱花生,正在厚厚的盐碱土层下孕育生长。
王晶珊是东营盐碱地上的“花生专家”。从2008年起,王晶珊就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进行科技服务工作,把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资源带给盐碱地老百姓,也为黄河三角洲送去了科技致富的“及时雨”。
“作为一所农字号大学,服务‘三农’是青岛农大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13年来,学校千余名师生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在黄三角盐碱地上不断耕耘,搞科研、做服务,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7月19日,青岛农大校长刘新民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十四五’期间,青岛农大继续瞄准盐碱地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发力‘硬核’科技,将在黄三角盐碱地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农大实践”在盐疙瘩地开花结果
“毛坨的‘坨’,就是疙瘩的意思,是说这个地方是个寸草不长的盐疙瘩。”回想起当年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来村里和大家一起开荒盐碱地的情景,毛坨村的村民们说:“毛坨村人都感谢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啊。”
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的800万亩重盐碱地上,怎么脱贫致富,始终困扰着老百姓,也是青岛农大一直牵挂的事。刘新民表示,13年前,青岛农大从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起步,开启了在黄三角盐碱地的科技服务。学校为毛坨村“量身打造”农业生产规划,成立了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土壤、果树、蔬菜、农学、食用菌、水产和园林7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入驻毛坨村。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学校立即与毛坨村合作共建“东营青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又建成“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研究院”,“盐碱地项目”成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抓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们针对毛坨村土壤情况研发和推广了系列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六种生产模式为主的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陆续在村里示范推广……青岛农大科技创新+优质服务让这片盐碱地农业生产“久旱逢甘霖”,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就这样,在一代代专家教授、一批批科技特派员的苦干实干下,一个个相继落地的农业科研项目,一批批相继推广的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在毛坨村“开花结果”,盐碱地上脱贫致富的“农大实践”在黄河三角洲推广开来。
开出“良方”为乡村振兴赋能
“当时就觉得盐碱地上的老百姓太苦了,花生是高价值经济作物,只要能选出几个耐盐碱的好品种,就能让种植者过上宽裕的生活。”回忆起到黄三角的初心,王晶珊道出了自己朴实的想法,她说:“但我们很快发现,解决农民‘致富’问题不能凭借短时的增收,只有夯实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青岛农大副校长赵金山表示,如今,学校科技服务范围从毛坨村向黄河三角洲辐射扩展,学校与东营市的合作不断深入,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还与利津县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大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也揭牌成立……一系列合作的推进加速了政产学研用结合。
以盐碱地适生种质资源为基础,青岛农大科特派构建了花生玉米间作模式、花生棉花间作模式等多种新型高效生态农业系统,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学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组成科特派团队进驻东营市,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推出一批适宜盐碱地生产的农业新品种和栽培、种植技术,为盐碱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出了一剂剂脱贫致富的‘良方’。”赵金山介绍,围绕盐碱地综合改良和高效利用,青岛农大累计申请各类科研项目7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7项;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开展农业生产,累计节水30亿立方米,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引种、试种、筛选了小麦、花生、甘薯、玉米、苜蓿等作物耐盐种质资源,育成或审定抗旱耐盐碱农作物新品种21个,筛选、鉴定、培育耐盐白蜡、榆树、竹柳、盐柳等苗木品种10余个,引进耐盐葡萄品种8个,种植滨海生态改良植物300亩。
开启智慧化科技服务新篇章
仲夏,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生态农业研究院)的盐碱地智慧草畜一体化示范场里,农业物联网智慧化设备正实时监控着草场的土壤和空气温度、湿度,以及草场上的风力、降雨量等基本情况。
2015年,国务院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示范区)。2017年,青岛农大与农高示范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生态农业研究院。学校瞄准发展前沿,抢占“互联网+”发展高地,集中打造了一系列智慧化集成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快盐碱地产业振兴发展。赵金山告诉记者,学校19个专家科特派团队现已入驻研究院,开展了超过20项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研究。
“‘农业生态化’和‘优质种植产业化’是当前生态农业研究院和科技特派员们开展科研创新和进行科技服务的两大核心。”青岛农大科技处负责人赵龙刚介绍,生态农业研究院将创建国内首个耐盐碱作物智能精准育种技术平台,“项目建成后,科技特派员们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建立盐碱地作物种质资源圃,开展盐碱地耐盐碱植物产业化示范工作。”
在利津县明集乡,正在建设中的花生小镇成为学校进行盐碱地农业集成示范的另一个典范。2020年,由山东青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农大在此建设的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花生研究院拔地而起,该研究院以王晶珊团队花生研究工作为基础,以“公司+大学合办研究院”的模式集合展示耐盐产业成果,科技特派员们则在这里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推动耐盐高油酸花生和耐盐植物产业链健康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底,青岛农大主持实施的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黄河三角洲耐盐碱花生新品种栽培与云服务推广示范项目也已落地东营,开启了盐碱地智慧化科技服务的新篇章。
“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青岛农大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彰。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青岛农大将继续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着力开展盐碱地种源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为黄三角盐碱地的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刘新民说。(科技日报记者王健高 通讯员曲天泽 刘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