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梁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珠江集纳西江、北江、东江之水,奔入南海,在入海口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平原,是为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上,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多个城市形成集群,珠江口外伶仃洋岸,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联通世界,是为粤港澳大湾区。

这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历时9年建成的超级工程在珠江口最外侧,以宏伟、优美、自信的姿态建立起大湾区的第一道关口。但从港珠澳大桥往北,直至虎门大桥近60公里长的宽阔珠江口上,再无车行横渡之路,两岸往来若不借舟楫,皆须绕行。

2017年5月,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沉下第一根钢圆筒,在图纸上等候多时的又一座超级工程开建。与下游30公里处的港珠澳大桥一样,深中通道是一项综合工程,包括水底隧道、水下互通、人工岛和桥梁等多种建筑形式。通道从深圳市的机场沿江互通出发,钻水越波,抵达彼岸的中山市马鞍岛。通道全线24公里(其中17公里的桥梁大部分靠近中山侧),建成后,将以20分钟高速车程给人们带来通行的畅快体验。深中通道必然会成为珠江口伶仃洋上的第二道关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交通枢纽。

2019年11月21日,深中通道开始架梁。当日上午11时08分,在中山市翠亨新区马鞍岛上的陆地引桥段,一片长40米、重160吨的箱形混凝土梁在两台龙门吊机的提升下,稳稳地架设在了两个桥墩之上。虽然与日后水上将要架设的3200吨60米箱梁和超大型钢梁相比,这片梁显得太瘦小太普通,但它是深中通道全线架设的第一片梁,意味着深中通道如期启动了上部结构施工,也意味着深中通道“智慧梁场”生产的第一批梁开始“上岗”。

建一座会思考的梁场

两个两年前的准确时间,在工程师陈剑波的脑子里一直有着清晰的记忆。第一个是2017年7月12日,他随中国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筹备组第一批抵达中山。第二个是2017年11月30日,筹备组向深中通道建设方汇报方案,正式提出要建设“智慧梁场”。

筹备组开赴中山时,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的风筝形状已接近成形,但桥梁工程还远未开工。在中国中铁大桥局中山基地(这个基地曾为广深沿江高速、港珠澳大桥等工程提供大型混凝土预制件,为大湾区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陈剑波跟着张春新、张爱民、佘巧宁等几位筹备组的负责人一起,站在岸边向东望。想想吧,几年后,一座人类的伟大构造物将临波而立,在中山梁场南端上岸,而他们现在正要投入其建设中。他们将经历的,定然是一段艰辛而光荣的时光。

深中通道业主方给筹备组出了一道“考试题”:制梁场要本着世界一流、可引领中国桥梁行业发展的原则建设,并且一定要充分体现出“智能制造”。筹备组的主要成员基本是有多年桥梁施工经验的“老桥工”,就连最年轻的陈剑波也已在桥梁工地“泡”了10年,他在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的梁场制过两年铁路箱梁,嘉绍跨海大桥的3000多片节段梁也有他贡献的汗水和智慧。但面对深中通道梁场的这道考题,筹备组仍然感到很有难度。

这个难度不是“智能制造”本身,而是如何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放弃许多成熟的、但多是凭借经验来完成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去促生一个全新的、有自身成长机能的管理载体。

不管多难,这事儿都得做,因为它的确代表着桥梁建设的发展方向。筹备组主要成员回到中国中铁大桥局的总部驻地武汉,与大桥局的几位专家、湖北工业大学的几位学者组成了临时的攻关小组。一次次入丝入缕的分析、一次次建模观察和一次次头脑风暴之后,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大家的脑子里形成:智慧梁场。

一座梁场要有智慧,它首先必须是自动的、安全的、节能的、可控的、标准一致的,同时它还必须是各部位机体联动协调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得是能思考的能成长的。可能实现吗?

大家在最后完成智慧梁场的设计方案时,又形成了一个共识:“智慧梁场”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是一个理念和方向,它将承载不断注入的人类智慧和不断精进的科技成果。

2018年4月17日,中国中铁大桥局与深中通道业主方在广州签订了深中通道项目S07合同段施工合同。施工内容包括中山岸陆上1.6公里引桥的施工和深中通道全部混凝土梁的预制(包括40箱梁和60米箱梁共计约800片),以及深中通道全部梁体(包括混凝土梁和钢梁共计约1000片)的架设。

有桥就有梁。有梁就可能会有梁场,梁场最初是用来周转存放梁体的。随着现代桥梁的规模越来越大、吊装设备越来越先进,或钢或混凝土的梁体在架设前需要预拼或预制。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一项桥梁建设的先进施工经验,叫“装配式施工”。

中国桥梁的装配式施工在上世纪50年代陇海铁路复线建设时就开始了,复线上的部分桥梁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建设南京长江大桥时,大桥引桥梁体为预制而后架设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那是我国桥梁建设中首次大规模地采用预应力预制梁。装配式施工,顾名思义是像搭积木一样,以拼装组合的方式完成建设。它的好处是低碳、快速、标准,受现场环境影响小、质量可控。这些特质恰好可以规避海上施工中风、浪、涌、流等高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满足跨海大桥“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施工要求。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建设中,墩身部件、大型箱梁都是在岸上的工厂里预制完成,然后运送到海上安装的。

东海大桥建设中,完成了中国桥梁史上的首次超大型预应力箱形梁预制。那是一片高4米、宽15.2米、长70米、重2000吨的箱形梁,用去钢筋110吨、混凝土800多立方米,梁面有两个半篮球场大小,停放在预制厂里时,就像一节火车车皮,被媒体称为“梁王”。到杭州湾大桥时,70米箱梁的规模更大了,重量达到2200吨。显然,这样的大家伙,只有在工厂里稳定的环境中制作才能确保其质量。

2012年6月,港珠澳大桥桥梁主体工程开始施工,不仅大桥的梁体是预制后架设,墩身等也是在中山梁场预制后运送到海上去安装的。自参与广深沿江高速开始,中国中铁大桥局在中山市马鞍岛购地建设了中山基地,专门为大湾区的桥梁工程提供大型混凝土预制件的预制服务。此时,“梁场”已成为实际意义的“梁厂”,由“存梁场地”升级为“制梁工厂”了。

一个名叫“智慧梁场”的机器人

从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再到广深沿江高速、港珠澳大桥,由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起步的中国中铁大桥局,梁场建设和制梁架梁的理念和经验一直领先于行业。“建一座桥仅仅是建一座桥吗?尤其是深中通道这样的超级工程,它也应该是一座丰碑,集纳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智慧,供后来者参阅;它更应该是一步台阶,融入建设者的探索和追求,为后来者拓展前行的路途。”这样的思考,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肩上多了一份使命。

明确了责任,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得到各方面认可的“智慧梁场”方案中体现的多是理念和方向,其中多少能落地,又如何落地,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行业间的壁垒难以打破。

智慧工程、智慧工地的概念,这些年多有提出,经过多方考察,建设者发现,BIM建模、自动化拌和站、自动钢筋加工系统等在建筑市场都已有成熟的技术。即使是集中到同一个工地,也是各守一隅各行其是,且多用于展示,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生产力,更没有形成合力。

一座会思考的梁场,不但需要有智慧的大脑,四肢和躯体还都得在它的统一指挥下工作。那么,项目部要做的就是集成,把最新最适用的科技成果集成到中山基地,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

为此,项目部发起组建了“党员先锋岗BIM攻关小组”,攻关小组首先根据方案将“智慧梁场”分解成六大部分:混凝土加工系统、钢筋加工系统、物资采购系统、张拉压浆系统、模板系统和中控及监控系统。其中,混凝土加工、钢筋加工和物资采购的自动化系统市场都有现成的技术,他们所要做的是将其与中控和监控系统建立有机关联。攻关小组就像一根针,要把一捧珍珠串成项链。

这条项链上有一个关键的珠子还没有长成,那就是模板自动化系统。在一次小组“头脑风暴”会上,大家提出,先把“模板自动化系统”集成出来。

理想中的“智慧模板”应该可以在中控室的操作下,实现外模自动走行、调整和定位,内模自动收缩、走行。这涉及液压、模板加工、PLC模块以及激光模块等多个行业和研究领域。不断地磨合,一次次突破,终于,2018年底,第一套符合理想要求的自动化模板做出来了。试用那天,大家都围着二工区总工程师李向阳,只见他轻点手机上的App,模板在中控室的系统指挥下开始自动走行、开合。

“智慧梁场”的产梁过程

在自动化模板系统获得成功的前不久,攻关小组已攻克了一道难关:将BIM建模导入自动化机械。这可是国内第一次。

原来的BIM建模只负责建模,钢筋自动化加工中心只负责自动化加工,两者并无关联。那时,钢筋加工之前,建模的技术员要到现场去告诉操作工人需要多少各种规格的钢筋,都需要做成什么形状;操作工人再把指令输入机械开始一步步生产制作。而现在,技术人员在中控室将BIM建成的指令发送到车间里的机械上,现场操作工人只需确认,钢筋加工便自动开始。

模板系统之后,困难一个个被攻克,“智慧梁场”的筋脉一步步被打通,“机器人”渐渐“智慧”起来。

就让我们来看看,在深中通道的这个“会思考的梁场”,一片梁是如何“搭骨生肌”的。

第一步,钢筋进入“钢筋配送中心”。这是一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固定厂房,里面有一台钢筋锯切套丝机器人、三条钢筋剪切弯曲生产线,和一套意大利进口的施耐尔钢筋多功能加工中心。

工程技术部建立的箱梁钢筋BIM三维模型,在中控室里被技术人员以指令的形式远程发出,多功能加工中心收到指令后,由现场的操作人员确认,便开始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这台多功能加工中心拥有8个原材料储料格和12米长的移动式钢筋收集车,具备自动上料、测量、剪切、分类收集等功能,可对8~28毫米的各种规格棒材钢筋进行加工,尺寸精度为±1毫米。在这里,仅需一名操作人员就可完成30吨的日生产量,同时,在启动前和操作中还可以自动确认不安全区域内是否有人,若有不安全因素,便不启动或自动停止作业。

第二步,剪切、弯曲好的各种规格的钢筋制件进入“钢筋绑扎区”。这里有可移动厂房,可根据天气和施工情况移动厂房顶棚。4条钢筋绑扎生产线的胎架是根据BIM三维模型制作出来的,有钢筋主筋的卡槽,工人只需把符合尺寸的钢筋放入其中,并不需要对照图纸,操作起来简单而准确。这样,可有效保证钢筋骨架结构尺寸、梁体保护层厚度和预应力孔道曲线。

第三步,绑扎好的梁体钢筋骨架被整体吊装起来,送到“制梁场区”。这里与“钢筋绑扎区”共用3台120吨吊重、62米大跨径的龙门吊机和可移动厂房。吊机采用自动液压夹轨器和止轨器,可防台风。龙门吊机和移动厂房都安有动态监测设备,由中控室对它们的主要杆件应力、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控。

这里有4条生产线、16个制梁台座,每条生产线配置一套“小科学家们”集成出来的自动化模板。梁体钢筋骨架在这里被装上智能控制液压不锈钢复合模板,这是它们的“生肌”神器。装上内外模板的钢筋骨架在这里等待混凝土的到来。

第四步,此时,钢筋骨架等待的混凝土正在混凝土输送中心制作。制作混凝土的砂石料存放在全封闭的料仓中。这个料仓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存储12000方砂石料。仓顶有自动喷雾除尘系统,全天候工作,由中控室通过它来控制料仓内的温度、湿度和作业过程中的粉尘。

紧临料仓,便是混凝土搅拌站。这里有16个200吨粉料罐和4台HZS180型的搅拌设备,拌和能力可达每小时200方。配备拌和好的混凝土由搅拌车送到“制梁场区”。

第五步,混凝土由泵车输入箱梁模板内,注入钢筋骨架之间。在这个阶段,中山梁场的智慧由智能布料机、感应式附着振动器和自动混凝土桥面振捣机来体现,它们可以实现箱梁的智能浇筑,使混凝土与钢筋骨架紧紧结合,就像肌肉长在骨头上,没有一点缝隙。

在这里,还有两套混凝土箱梁智能养护系统,它们可以感应梁体温度和环境湿度,自主决定伸缩喷头对梁体混凝土进行喷淋养护。当然,技术管理人员也能通过手机App或在中控室远程发送指令,进行操作。

第六步,这可是个关键,张拉与压浆。箱梁预应力张拉是整个混凝土箱梁生产的关键工序,在中山梁场,这道关键却简单到只需要按一个键。控制中心的管理平台上,有集成智能张拉和循环压浆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无线传输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就能实现对梁体预应力的张拉和压浆,并对数据自动采集、无线传输、自动分析。使这项原本需要体力、智力、经验的工作程序,变得轻松、精确,其过程还实现了可视化、信息化。

第七步,等待站上墩顶。

2019年11月21日上午9点半,那片待架的40米箱梁由运梁台车推拽着从制梁场出来往目的地而去。经过一个拐角处,梁体缓缓地转动,背后正是工地的蓝色背景图,上面六个红色的大字“中国梦大桥梦”在阳光下发着光。